过亢
guò kàng
  • 拼 音:guò kàng
  • 注 音:ㄍㄨㄛˋ ㄎㄤˋ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过甚;过盛。《易·乾》“九二,见龙在田,利见大人” 三国 魏 王弼 注:“上则过亢,利见大人。” 孔颖达 疏:“过谓过甚,亢谓亢极。” 唐 邵说 《为郭令公谢一子三品官表》:“臣荣登上相,任重总戎,子弟数人,尽居右职,‘过亢’之诫,切在於心。”

  • 基本含义
    指过分强调某种观点或主张,不顾实际情况,过于极端。
  • 详细解释
    过亢是由“过”和“亢”两个字组成的成语。其中,“过”表示超过、过度,“亢”表示高亢、过分。过亢一词形象地比喻人的言行过于激烈和极端,不顾实际情况,过分强调某种观点或主张。这种行为常常会导致错误的判断和决策。
  • 使用场景
    过亢这个成语常用于描述人们的言行过于激烈和极端,不顾实际情况的情况。可以用来批评那些过分强调某种观点或主张的人,或者提醒他人要避免过于偏激的行为。
  • 故事起源
    关于过亢的故事并不是很多,但有一则故事比较有名。相传,战国时期的齐国有位名叫田忌的将军,他的马术非常高超。有一次,田忌带着自己的马队与赵国进行比赛。赛前,他注意到对方的马队中有一匹特别快的马,所以他下令将自己最好的马留到最后一场比赛。结果,田忌的马队在前几轮比赛中都失败了,因为他们的马都不如对方的马快。最后一场比赛,田忌用自己最好的马击败了对方,取得了胜利。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要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安排和使用资源,而不是过于强调某一方面的因素。
  • 成语结构
    动词+形容词
  • 例句
    1. 他的观点过亢,不符合实际情况。2. 不要过亢地评价一个人,要全面了解他的优点和缺点。
  • 记忆技巧
    可以将成语的两个字分开记忆。过表示过度、超过,亢表示高亢、过分。可以想象一个人站在高高的山峰上,过分强调自己的观点,从而导致错误的判断和决策。
  • 延伸学习
    1. 可以学习更多与过亢相关的成语,如过犹不及、过犹不及、亢龙有悔等。2. 可以学习相关的成语故事和典故,如田忌赛马故事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的要求太过亢,老师都听不进去了。2. 初中生:有些同学在考试压力下,会过亢地学习,导致身体出现问题。3. 高中生:不要过亢地追求完美,要适度放松自己。4. 大学生:在社交媒体上,有些人过亢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容易引发争议。5. 成年人:在工作中,不要过亢地追求利益,要注重长远发展。希望以上学习指南对你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