诏徵
  • 拼 音:
  • 注 音:
  • 繁体字:詔徵
  • 基本解释

    皇帝下令征召。《后汉书·丁鸿传》:“ 永平 十年詔徵, 鸿 至即召见。” 唐 韩愈 《送侯参谋赴河中幕》诗:“又欲面言事,上书求詔徵。”

  • 基本含义
    指皇帝发布诏书召集人才或征召人员。
  • 详细解释
    诏徵是由两个词组成的成语,诏指皇帝发布的命令,徵指召集或征召。这个成语形容皇帝通过发布诏书来召集人才或征召人员。
  • 使用场景
    这个成语常常用来形容皇帝召集人才或征召人员的场景。也可以用来比喻高层领导或机构通过发布命令来召集人才或征召人员。
  • 故事起源
    这个成语的故事起源于古代中国的皇帝征召人才的制度。在古代,皇帝为了选拔有才能的人,常常通过发布诏书来召集人才或征召人员。这个成语由此而来。
  • 成语结构
    成语“诏徵”由两个汉字组成,分别是“诏”和“徵”。
  • 例句
    1. 皇帝诏徵天下英才,希望能找到有才能的人来辅佐他。2. 公司通过发布招聘启事诏徵人才。
  • 记忆技巧
    可以将“诏徵”拆分成两个部分,“诏”和“徵”。可以通过将“诏”与“召”对应,将“徵”与“征”对应来记忆。
  • 延伸学习
    了解更多关于古代中国皇帝选拔人才的制度和方法,以及其他与“诏徵”相关的成语和故事。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诏徵同学们参加学校的运动会。2. 初中生:政府通过发布招聘启事诏徵人才。3. 高中生:校长诏徵学生会成员参加校园文化活动的策划工作。4. 大学生:公司通过发布招聘启事诏徵优秀的应届毕业生。5. 成年人:政府诏徵专业人士参与社会公益项目的组织和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