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楼
míng lóu
  • 拼 音:míng lóu
  • 注 音:ㄇㄧㄥˊ ㄌㄡˊ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1).古代帝王陵墓正前的高楼。楼中立帝庙谥石碑,下为灵寝,明楼前有石几筵。 清 顾炎武 《再谒孝陵》诗:“突兀明楼峙,呀庨御殿开。”《清史稿·礼志五》:“ 咸丰 元年謁 东陵 ……入门皆由左,至明楼前行礼。”
    (2).碉楼。旧时北方乡居,楼房盖瓦者为暗楼;上层作雉堞形,供候望侦伺用者,称为明楼。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滦阳续录二》:“有人使童子登三层明楼上。”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滦阳续录五》:“ 常守福 ,矫捷絶伦。少时尝见其以两足挂明楼雉堞上,倒悬而扫砖綫之雪,四围皆净。”

  • 基本含义
    明亮的楼屋,比喻高楼大厦。
  • 详细解释
    明楼是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其中“明”表示明亮、光亮的意思,“楼”表示高楼大厦。整个成语的基本含义是指高楼大厦,也可以引申为指宏伟壮丽的建筑物。
  • 使用场景
    这个成语通常用来形容建筑物的高大宏伟,也可以用来形容文化艺术作品的精美壮丽。例如,在描述一座高楼大厦时,可以使用“明楼”来形容它的壮丽和宏伟。
  • 故事起源
    《史记·卫将军骠骑列传》中有这样一个故事,说的是战国时期,魏国的将军卫鞅在修筑城墙的时候,他要求城墙要高大宏伟,就像明亮的楼屋一样。于是,人们就用“明楼”来形容高大宏伟的建筑物。
  • 成语结构
    形容词 + 名词。
  • 例句
    1. 这座大剧院真是一座明楼,它的设计和建造都非常精美。2. 城市的高楼大厦犹如一座座明楼,给人一种繁华的感觉。
  •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忆这个成语,将“明”字和“楼”字形成一个形象的联想。例如,想象一个高大宏伟的楼房,里面光亮明亮的,这样就能记住“明楼”表示高大宏伟的意思。
  •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建筑、艺术等相关的成语,例如“风华正茂”、“金碧辉煌”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小学生:我家附近有一座明楼,每天晚上都会亮起来,非常漂亮。初中生:这座博物馆是一座明楼,里面陈列了很多珍贵的文物和艺术品。高中生:这座大学图书馆真是一座明楼,里面的书籍和学术资源非常丰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