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侧
zhuǎn cè
  • 拼 音:zhuǎn cè
  • 注 音:ㄓㄨㄢˇ ㄘㄜˋ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 转侧 zhuǎncè
    (1) [change position]∶转换角度、方向
    转侧看花
    (2) [toss about in bed]∶翻动身子;辗转反侧
    在床上转侧许久,方才入睡
    转侧床头,惟思自尽。——《聊斋志异·促织》

  • 详细解释

    (1).犹来去;辗转迁移。《后汉书·王允传》:“是时宦者横暴,睚眦触死。 允 惧不免,乃变易名姓,转侧 河内 、 陈留 閒。” 李贤 注:“转侧,犹去来也。”《新唐书·刘审礼传》:“ 隋 末大乱,道不通, 审礼 尚少,自乡里负祖母度 江 ,转侧避地。”《明史·陈潜夫传》:“ 潜夫 转侧 杞 、 陈留 间,朝夕不自保。”
    (2).移换方位。 南朝 梁 何逊 《咏照镜》:“对影独含笑,看花时转侧。” 唐 白居易 《缭绫》诗:“异彩奇文相隐映,转侧看花花不定。” 宋 朱松 《西湖泛舟》诗:“风艇纵看山转侧,烟堤尽逐水回还。”
    (3).犹疑不定。 汉 王充 《论衡·案书》:“世俗用心不实,省事失情,二语不定,转侧不安。”
    (4).向侧转动;翻转。 汉 桓谭 《新论·形神》:“烛半压欲灭……乃扶持转侧,火遂度而復。”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促织》:“转侧牀头,惟思自尽。” 王鲁彦 《杨梅》:“现在却呆木地躺在床上,不能随意的转侧了。”

  • 基本含义
    指人的心意或态度发生转变。
  • 详细解释
    转侧是一个形容词短语,由“转”和“侧”两个字组成。它的基本含义是指人的心意或态度发生转变。当一个人原本持有一种态度或观点,但突然改变了立场或看法,我们可以用“转侧”来形容这种情况。
  • 使用场景
    转侧这个成语常常用于描述人的心理或态度的变化。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用它来描述一个人原本支持某个观点,但后来因为某种原因改变了立场。例如,一个人原本反对某项政策,但后来经过思考和了解之后,他改变了立场,开始支持这项政策,我们就可以说他“转侧”了。
  • 故事起源
    关于转侧这个成语的具体故事起源尚无明确记载,但它是从《论语·学而》一书中引申而来。在这本书中,孔子在回答学生的问题时,曾经提到“君子不器”这个观点,意思是说一个真正的君子不会因为外在的环境或物质条件而改变自己的原则和态度。后来,人们将这个观点引申为“转侧”的意思,用来形容一个人的心意或态度发生转变。
  • 成语结构
    转侧由两个汉字组成,形容词短语。
  • 例句
    1. 他原本反对这个计划,但是在听了大家的意见之后,他转侧了。2. 她原本支持这个候选人,但是后来发现他的行为不够诚实,她转侧了。
  • 记忆技巧
    记住转侧这个成语的方法可以是将其与一个人的转身动作联系起来。想象一个人原本面对一个方向,但突然转身面对另一个方向,就好像他的心意或态度发生了转变一样。这样的联想可以帮助你记住转侧这个成语的含义。
  • 延伸学习
    你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心理或态度变化相关的成语,例如“翻然改观”、“态度180度大转变”等。这些成语可以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描述人的心理变化。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原本不喜欢吃菠菜,但是尝了一次之后,我转侧了,现在我很喜欢吃菠菜了。2. 初中生:我原本觉得数学很难,但是老师给了我很多鼓励,我转侧了,现在我对数学更有兴趣了。3. 高中生:我原本认为学习没有意义,但是在高中的学习过程中,我转侧了,现在我明白了学习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