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司
yǒu sī
  • 拼 音:yǒu sī
  • 注 音:ㄧㄡˇ ㄙㄧ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 有司 yǒusī
    [official] 指官吏。古代设官分职,各有专司,故称
    陛下可将彼家属送有司问罪。——《三国演义》
    召有司案图。——《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宜付有司论其刑赏。——诸葛亮《出师表》
    授之于有司。——宋· 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

  • 详细解释

    官吏。古代设官分职,各有专司,故称。《书·大禹谟》:“好生之德,洽于民心,兹用不犯于有司。” 汉 桓宽 《盐铁论·疾贪》:“今一二则责之有司,有司岂能缚其手足而使之无为非哉?” 唐 柳宗元 《与太学诸生喜诣阙留阳城司业书》:“﹝太学生﹞有凌傲长上,而誶駡有司者。” 元 《日损斋笔记·辨史》:“自 元鼎 以前之‘元’,皆有司所追命也。” 吴晗 《朱元璋传》第三章三:“几十年来的 元 君荒淫,有司毒虐,天下兵起,中原之民,久无所主。”

  • 基本含义
    指有权势的人或机构,特指官方机构。
  • 详细解释
    成语“有司”由两个字组成,其中“有”表示存在、具备,而“司”指的是官员、官方机构。因此,“有司”指的是具有权势的人或机构,特指官方机构。
  • 使用场景
    用来形容官方机构的权力和作用,通常用于描述官方的审判、裁决、管理等行为。也可以用来形容某个具有权威的人或机构在某个领域的地位和影响力。
  • 故事起源
    据说,“有司”一词来源于古代官府的称谓,用来指代官员和官方机构。在古代,官府有权势,能够对人民进行审判、裁决和管理等行为。因此,“有司”成为了表示官方权威的成语。
  • 成语结构
    主谓结构,由“有”和“司”两个字组成。
  • 例句
    1. 这个案件已经交由有司处理。2. 只有通过有司的审判,才能保障公平正义。3. 这个问题需要有司出面解决。
  • 记忆技巧
    可以将“有司”理解为“有权势的人或机构”。可以通过与官方机构相关的例子和场景来帮助记忆。
  • 延伸学习
    可以了解更多与官方机构相关的成语,例如“法网恢恢,疏而不漏”、“判若两人”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有司是国家的眼睛,能够保护我们的安全。2. 初中生:只有通过有司的审判,才能维护社会的公平和正义。3. 高中生:政府部门是有司,他们负责管理和监督社会秩序。4. 大学生: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无论是普通人还是有司的官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