责有所归
  • 拼 音:
  • 注 音:
  • 繁体字:
  • 详细解释
  • 词语解释
    zé yǒu suǒ guī ㄗㄜˊ ㄧㄡˇ ㄙㄨㄛˇ ㄍㄨㄟ

    责有所归(責有所歸) 

    谓责任有所归属。 明 王守仁 《行江西布按二司看守宁府库藏》:“二司掌印官并该道分巡官,不时巡视闸点,毋得视常虚应故事,儻致疎失,责有所归。”亦作“ 责有攸归 ”。 毛泽东 《为动员一切力量争取抗战胜利而斗争》:“因循坐误,责有攸归;全国丧亡,嗟悔无及。”

  • 基本含义
    指责任应该有一个明确的归属,不能推卸或逃避责任。
  • 详细解释
    责有所归是由“责任”、“有”、“所”、“归”四个字组成的成语。它强调了责任应该有明确的归属,不能推卸或逃避责任。在各种情况下,无论是个人还是组织,都应该承担起自己应有的责任,不能把责任推给他人或外部因素。
  • 使用场景
    责有所归常常用于强调个人或组织应该对自己的行为或决策负责。在工作场合,可以用来要求员工承担自己的职责,不推卸责任。在学校教育中,可以用来教育学生要对自己的学习和行为负责。在家庭生活中,可以用来教导孩子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 故事起源
    责有所归的故事起源于《庄子·天运篇》。故事中,庄子告诉他的弟子一个寓言故事:有一个人在路上看到一只蜘蛛爬上了他的脸,他想把蜘蛛赶走,但又怕压死它。于是他把责任推给了蜘蛛,说:“蜘蛛,你爬上来是你的事,被我压死是我的事,责任有所归。”庄子通过这个故事告诉人们,责任应该有明确的归属,不能推卸。
  • 成语结构
    主语 + 责任 + 有 + 所 + 归
  • 例句
    1. 作为一名领导,你必须对你的团队的工作结果负责,责有所归。2. 我们不能把失败的责任推给别人,责任应该有所归。
  •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将“责任”、“有”、“所”、“归”这四个字分别与具体的场景联系起来记忆。例如,将“责任”与工作场景联系,将“有”与承担联系,将“所”与明确联系,将“归”与归属联系。
  •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学习相关的成语和词语,例如“推卸责任”、“承担责任”、“公正无私”等,以扩大词汇量,并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责有所归这个成语。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把作业忘在家里了,但是我知道责有所归,所以我会尽快补交。2. 初中生:作为班长,我要对班级的卫生负责,责有所归。3. 高中生:我在学校的社团担任领导职务,我要对社团的活动负责,责有所归。4. 大学生:作为学生会主席,我要对学生会的各项工作负责,责有所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