昏逆
hūn nì
  • 拼 音:hūn nì
  • 注 音:ㄏㄨㄣ ㄋㄧˋ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对悖逆者的蔑称。《三国志·魏志·高贵乡公髦传》:“古者克敌,收其尸以为京观,所以惩昏逆而章武功也。” 宋 无名氏 《梅妃传》:“奔窜而归,受制昏逆,四顾嬪嬙,斩亡俱尽,穷独苟活,天下哀之。”

  • 基本含义
    指人的思想迷惑,行为乖张,背离常理。
  • 详细解释
    昏逆是由“昏”和“逆”两个字组成的成语。其中,“昏”指迷糊、糊涂,指人思想迷惑;“逆”指违背、背离,指人行为乖张、背离常理。昏逆形容一个人思想迷糊、行为乖张,背离常理。
  • 使用场景
    昏逆通常用于形容一个人思想迷糊、行为乖张的情况。可以用来形容某人做出荒唐的举动或言论,违背常理。
  • 故事起源
    《汉书·匈奴传》中记载了一个故事。当时匈奴的王子昆莫被派去迎娶汉朝的公主,但他却不愿意接受汉朝的礼仪和文化,一心只想维护匈奴的利益。他的行为被汉朝官员称为“昏逆”,后来成为了一个形容人行为乖张、背离常理的成语。
  • 成语结构
    形容词+动词
  • 例句
    1. 他的言行举止越来越昏逆,让人摸不着头脑。2. 这个人的决策完全是昏逆的,根本不符合实际情况。
  • 记忆技巧
    可以将“昏逆”这个成语与一个人在迷迷糊糊的状态下走在错误的方向上进行联想,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昏逆”相关的成语,如“昏聩”、“昏庸”等,来扩展对于人思想迷糊、行为乖张的描述。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的答案完全是昏逆的,根本不对。2. 初中生:老师讲的内容我完全听不懂,感觉自己有点昏逆了。3. 高中生:他的行为越来越昏逆,完全不顾及他人的感受。4. 大学生:这个政策实在是太昏逆了,根本无法解决实际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