卮言
zhī yán
  • 拼 音:zhī yán
  • 注 音:ㄓㄧ ㄧㄢˊ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亦作“ 巵言 ”。自然随意之言。一说为支离破碎之言。语出《庄子·寓言》:“巵言日出,和以天倪。” 成玄英 疏:“巵,酒器也。日出,犹日新也。天倪,自然之分也。和,合也……无心之言,即巵言也。是以不言,言而无係倾仰,乃合於自然之分也。又解:巵,支也。支离其言,言无的当,故谓之巵言耳。”后人亦常用为对自己著作的谦词,如《艺苑卮言》、《经学卮言》。 清 秦笃辉 《平书·文艺下》:“理以无枝叶为上,文以有波澜为上。枝叶,非波澜也,理外之卮言耳。” 清 魏源 《再书<宋名臣言行录>后》:“虽 韩魏公 、 欧阳文忠公 德业,皆据小説卮言,议其疏防危身为莫大罪,议其暱妓挟私,诬谤 钱氏 ,等诸秽史。”

  • 基本含义
    卮言意为谨慎言辞、小心用语,形容说话谨慎、言辞恳切。
  • 详细解释
    卮言是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卮,古代用于盛酒的器皿,形状像现代的酒杯;言,指言语、语言。卮言的意思是像将酒杯中的酒一样,对言辞进行精心选择和谨慎使用。它强调在交流中要慎重选择用词,避免说错话或引起误解。
  • 使用场景
    卮言常常用来形容人在言辞表达上非常谨慎、小心,以避免冲突、误解或伤害他人感情。在正式场合、重要会议、争论辩论中,使用卮言可以展示自己的谦虚和尊重他人的态度。
  • 故事起源
    据传,卮言的故事源于中国古代的齐国。齐国有位名叫赵胜的人,他非常聪明,但言辞过于直接,常常冒犯到他人。有一天,赵胜的朋友对他说:“你应该像用卮盛酒一样,用言辞来表达自己的意思。”赵胜听后深思熟虑,从此改变了自己的言辞方式,变得谨慎而恳切。后来,人们就用“卮言”来形容说话谨慎、小心。
  • 成语结构
    主体部分为“卮言”,其中“卮”指盛酒的器皿,而“言”指言辞、语言。
  • 例句
    1. 在这个敏感的问题上,我们应该卮言慎行,避免引起争议。2. 他是一个非常卮言的人,从不轻易发表自己的观点。
  • 记忆技巧
    可以将“卮”字联想为盛酒的器皿,而“言”字则代表言辞。可以想象自己在用“卮”盛酒时需要小心谨慎,以免洒出来。同样地,在言辞表达上也需要谨慎,避免说错话。
  • 延伸学习
    你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类似含义的成语,如“言简意赅”、“谈吐不凡”等,以丰富自己的词汇和表达能力。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在与同学们的交流中,我们要卮言慎行,避免伤害他人的感情。2. 初中生:老师告诉我们,要在演讲中用卮言,以免引起争议或误解。3. 高中生:在写作文时,我们要注意卮言,用恰当的词语来表达自己的观点。4. 大学生及以上:在职场上,我们要用卮言来表达自己的想法,以避免给他人带来困扰或误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