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龙
yú lóng
  • 拼 音:yú lóng
  • 注 音:ㄧㄩˊ ㄌㄨㄙˊ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1).鱼和龙。泛指鳞介水族。《周礼·地官·大司徒》“鳞物” 汉 郑玄 注:“鱼龙之属。” 北周 庾信 《哀江南赋》:“草木之遇阳春,鱼龙之逢风雨。” 唐 杜甫 《秋兴》诗之四:“鱼龙寂寞秋江冷,故国平居有所思。” 明 李贽 《环阳楼晚眺得碁字》诗:“水底鱼龙醒,花间鸟鹊飢。” 清 吴伟业 《黄河》诗:“白浪日崔嵬,鱼龙亦壮哉。”
    (2).指古代百戏杂耍中能变化为鱼和龙的猞猁模型。亦为该项百戏杂耍名。《汉书·西域传赞》:“设酒池肉林以饗四夷之客,作《巴俞》都卢、海中《碭极》、漫衍鱼龙、角抵之戏以观视之。” 颜师古 注:“鱼龙者,为舍利之兽,先戏於庭极,毕乃入殿前激水,化成比目鱼,跳跃潄水,作雾障日,毕,化成黄龙八丈,出水敖戏於庭,炫燿日光。” 唐 杨炯 《奉和上元酺宴应诏》:“百戏骋鱼龙,千门壮宫殿。” 宋 苏轼 《次韵答钱穆父作诗见及》:“鱼龙絶伎来千里,斑白遗民数四朝。” 沉从文 《从文自传·我读一本小书同时又读一本大书》:“我还得经过一家扎冥器出租花轿的铺子,有白面无常鬼、蓝面阎罗王、鱼龙、轿子、金童玉女。”
    (3).古爬行动物名。外形像鱼,生于海洋。四肢桨状,适于游泳。眼大。嘴长,牙齿尖锐,肉食。卵胎生。于侏罗纪最繁盛。

  • 英文翻译

    1.{古生物} ichthyosaur

  • 基本含义
    指伪装成龙的鱼,比喻伪装得很像,很难辨别真伪。
  • 详细解释
    鱼龙这个成语来源于《史记·淮阴侯列传》中的一段故事。故事中,淮阴侯刘邦与项羽争霸天下,刘邦曾在渡江时,遇到了一个老渔夫。老渔夫告诉刘邦,江中有一种名为鱼龙的动物,它们可以化身为龙,但只有真正的龙才能升天。刘邦当时并没有理会这个老渔夫的话,后来他成功称帝后,想起了老渔夫的话,意识到老渔夫是在警告自己不要被伪装成龙的人所欺骗。
  • 使用场景
    鱼龙这个成语常用于形容伪装得很像,很难辨别真伪的人或事物。可以用来形容那些表面上看起来很正派,但实际上却心怀不轨的人,也可以用来形容那些伪装成高手或专家的骗子。
  • 故事起源
    鱼龙这个成语的故事起源于中国古代的历史典籍《史记》,是根据历史人物刘邦的经历而来的。
  • 成语结构
    鱼龙是一个由两个词组成的成语,其中“鱼”和“龙”分别代表伪装成龙的鱼和真正的龙。
  • 例句
    1. 这个骗子伪装得像鱼龙一样,让很多人上当受骗。2. 不要轻易相信别人,有些人可能是鱼龙混杂。3. 他看起来很老实,但实际上是个鱼龙混杂的人。
  •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将鱼和龙的形象结合起来进行记忆。想象一条鱼变成了一条龙,但只有真正的龙才能升天,其他的都只是伪装。
  •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伪装相关的成语,如“画虎类犬”、“狐假虎威”等,以丰富词汇量和理解能力。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幼儿园:小明的朋友说他会游泳,可是他只是鱼龙混杂,其实不会游泳。2. 小学生:班里有个同学表面上看起来很乖巧,但我觉得她是鱼龙混杂的。3. 中学生:社交平台上有很多自称是专业人士的人,但其中很多都是鱼龙混杂的。4. 大学生:在职业生涯中,我们要小心那些鱼龙混杂的公司,不要被他们欺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