妆奁
zhuāng lián
  • 拼 音:zhuāng lián
  • 注 音:ㄓㄨㄤ ㄌㄧㄢˊ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 妆奁 zhuānglián
    [trousseau] 女子梳妆用的镜匣,借指嫁妆

  • 近义词

    嫁妆

  • 英文翻译

    1.trousseau

  • 详细解释

    (1).女子梳妆用的镜匣等物。 北周 庾信 《镜赋》:“暂设粧奩,还抽镜屉。” 唐 白行简 《李娃传》:“幃幙帘榻,焕然夺目;粧奩衾枕,亦皆侈丽。”
    (2).嫁妆。《三国演义》第十六回:“﹝ 吕布 ﹞连夜具办粧奩,收拾宝马香车,令 宋宪 、 魏续 一同 韩胤 送女前去。”《醒世恒言·乔太守乱点鸳鸯谱》:“我家是孤儿寡妇,没甚大粧奩嫁送,不过随常粗布衣裳。” 清 昭槤 《啸亭杂录·满洲嫁娶礼仪》:“既定婚期,前一日,女家赠粧奩嫁貲视其家之贫富,新壻乘骑往谢。”
    亦作“ 妆匳 ”。1.女子梳妆用的镜匣。 北周 庾信 《镜赋》:“暂设妆奩,还抽镜屉。” 唐 刘禹锡 《泰娘歌》:“妆奩虫网厚如茧,博山鑪侧倾寒灰。” 宋 徐照 《清平乐》词:“贪教玉笼鸚鵡,杨花飞满妆奩。” 明 高明 《琵琶记·两贤相遘》:“寳剑卖与烈士,红粉赠与佳人,夫人妆匳衣服在此。”《红楼梦》第四二回:“﹝ 黛玉 ﹞忙开了 李紈 的妆奩,拿出抿子来,对镜抿了两抿。”
    (2).指嫁妆。《三国演义》第十六回:“﹝ 吕布 ﹞连夜具办妆奩,收拾寳马香车,令 宋宪 魏续 一同 韩胤 送女前去。”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于中丞》:“适巨绅家将嫁女,妆匳甚富,夜被穿窬席卷而去。” 何香凝 《回忆孙中山和廖仲恺》:“我为了玉成他出国求学的志愿,变卖了我娘家给我陪嫁的所有妆奁饰物。”

  • 基本含义
    指新婚女子的嫁妆。
  • 详细解释
    妆奁是指新婚女子的嫁妆,包括了各种贵重的物品,如金银首饰、绸缎衣物、家具、生活用品等。妆奁代表了新娘家庭的财富和地位,也是新婚女子进入婆家的象征。
  • 使用场景
    用于形容女子出嫁时所带的嫁妆,也可用于比喻某人的财富或地位。
  • 故事起源
    妆奁一词最早见于《诗经·秦风·无衣》,其中写道:“我送妆奁人,贻我孤处心。”妆奁在古代是女子出嫁时必备的物品,代表了女子的身份和地位。后来,妆奁一词逐渐引申为指财富和地位。
  • 成语结构
    妆奁属于名词性成语,由两个词组成。
  • 例句
    1. 她的妆奁丰厚,嫁入豪门后过上了富裕的生活。2. 这位新娘的妆奁价值连城,引起了众人的羡慕。
  •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忆“妆奁”这个词语,想象一个新娘穿着华丽的嫁衣,手拿着装满珠宝首饰的盒子,这就是妆奁。
  •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了解中国古代的婚嫁习俗,了解不同地区的婚礼习俗以及嫁妆的演变。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妈妈说,妆奁是新娘子结婚时要带的东西。
  • 2. 初中生
    这个成语的意思是形容女子出嫁时的嫁妆。3. 高中生:妆奁代表了女子的身份和地位,是婚姻中的重要象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