烧焚
shāo fén
  • 拼 音:shāo fén
  • 注 音:ㄕㄠ ㄈㄣˊ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烧毁;烧掉。 三国 魏 曹植 《送应氏》诗之一:“ 洛阳 何寂寞,宫室尽烧焚。” 唐 李白 《送张秀才谒高中丞》诗:“我无燕霜感,玉石俱烧焚。” 唐 杜甫 《忆昔》诗之二:“ 洛阳 宫殿烧焚尽,宗庙新除狐兔穴。”

  • 基本含义
    烧焚指烧毁、焚烧,形容火势猛烈或破坏力极大。
  • 详细解释
    烧焚原指用火烧毁物品,后来引申为形容火势猛烈、破坏力极大。这个成语常用来形容战争、火灾等造成的大规模破坏和伤亡,也可以用于形容某些猛烈的情感或行为。
  • 使用场景
    烧焚这个成语常用于描述火灾、战争、破坏等情景,可以用于新闻报道、文学作品、演讲等场合。
  • 故事起源
    烧焚这个成语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南北朝时期的《梁书·刘昱传》中。当时,刘昱是南朝梁朝的皇帝,他的宠妃梁芷生了一对龙凤胎。刘昱非常喜爱这对孩子,但是他的妃子却因为嫉妒而想要杀掉这对孩子。于是,她命令仆人烧焚了这对孩子。这个故事中的烧焚形象生动地表达了残忍和破坏的意义,后来逐渐演变成了一个成语。
  • 成语结构
    烧焚是一个双音节的成语,由两个汉字组成。
  • 例句
    1. 战火烧焚了整个城市,无数家庭流离失所。2. 火灾烧焚了他的家,他失去了一切财产。3. 他的愤怒烧焚了他的理智,做出了一些错误的决定。
  •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与火灾、破坏等形象联系起来记忆这个成语。想象火焰熊熊燃烧,烧毁了一切,这样可以更加深刻地记住烧焚这个成语的含义。
  •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学习与烧焚相关的成语,如“火烧眉毛”、“烈火烹油”等,以扩展对这一主题的理解。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战争烧焚了村庄,让人们无家可归。2. 初中生:那场大火烧焚了他的梦想,但他从灰烬中重新站起来了。3. 高中生:烧焚着对自由的渴望,我奋力追求自己的梦想。4. 大学生:烧焚了无数历史文物的火灾,让人们对文化遗产的保护更加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