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气
zhōng qì
  • 拼 音:zhōng qì
  • 注 音:ㄓㄨㄙ ㄑㄧˋ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1).古代历法以太阳历二十四气配阴历十二月,阴历每月二气:在月初的叫节气,在月中以后的叫中气。如立春为正月节气,雨水为正月中气。《逸周书·周月》:“闰无中气,斗指两辰之间。” 南朝 宋 鲍照 《征北世子诞育上表》:“伏承王子,以中气正月,钟灵纳和。” 唐 白居易 《酬牛相公<宫城早秋寓言>见示兼呈梦得》:“七月中气后,金与火交争。”
    (2).中和之气。 唐 白居易 《中和节颂》:“吉辰伊何,号为中和。和维大和,中维大中。以畅中气,以播和风。” 唐 皎然 《答郑方回》诗:“高秋日月清,中气天地正。” 清 张岱 《陶庵梦忆·孔林》:“享殿正对 伯鱼 墓,圣人葬其子得中气。”
    (3).中医名词。指中焦脾胃运转机能的原动力。对食物的消化、身体的营养有重要作用。《灵枢经·口问》:“中气不足,溲便为之变,肠为之苦鸣。” 汉 张仲景 《伤寒论·太阳病中》:“盖中气虽虚,表尚未和,不敢大补。”
    (4).指丹田之气。 清 张裕钊 《答吴挚甫书》:“阁下谓苦中气弱,讽诵久则气不足载其辞。”《老残游记》第二回:“仗着他的喉咙,要多高有多高,他的中气,要多长有多长。” 老舍 《四世同堂》五三:“她的嗓子有点闷,可是很有中气。”

  • 英文翻译

    1.{中医} qi of middle-jiao energy

  • 基本含义
    指身体健康、精神状态良好
  • 详细解释
    中气是由“中”和“气”两个字组成的成语。其中,“中”表示身体健康,指人体内各种功能得到正常发挥;“气”表示精神状态良好,指人精神饱满,有活力。因此,“中气”一词形容人体健康、精神状态良好的状态。
  • 使用场景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用“中气”来形容身体健康、精神状态良好的人。例如,当我们看到一个精神饱满、充满活力的朋友时,我们可以说他“中气十足”。
  • 故事起源
    成语“中气”最早出现在《史记·管晏列传》中。故事讲述了管晏在秦朝时,为了逃避兵役,装病躺在床上。当时,有人来探望他,看到他躺在床上,却精神饱满,活力十足,就说他“中气十足”。从此,“中气”就成为形容人体健康、精神状态良好的成语。
  • 成语结构
    中气是一个形容词短语,由“中”和“气”两个字组成。
  • 例句
    1. 他每天锻炼身体,所以一直保持着中气十足的状态。2. 她工作努力,生活有规律,所以看起来总是中气十足。
  •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将“中气”与健康、精神状态良好的形象联系起来进行记忆。可以想象一个身体健康、精神饱满的人,他的整个身体都充满了中气。
  •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健康、精神状态相关的成语,如“精神焕发”、“神采奕奕”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每天早上都会运动,所以我很中气。2. 初中生:为了保持中气十足的状态,我每天都要早睡早起。3. 高中生:考试前,我会注重调节自己的心态,保持中气十足,以应对挑战。4. 大学生:作为大学生,我们应该注重身体健康,保持中气十足,以应对繁忙的学习和生活。5. 成年人:工作压力大,但只要保持中气十足,就能充满活力地应对各种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