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馈
zhōng kuì
  • 拼 音:zhōng kuì
  • 注 音:ㄓㄨㄙ ㄎㄨㄟˋ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 中馈 zhōngkuì
    (1) [wife]∶妻室
    无攸遂,在中馈。——《易·家人》
    目下尚虚中馈。——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
    (2) [drink and food]∶酒食
    中馈岂独薄?宾饮不尽觞。——曹植《送应氏》

  • 详细解释

    (1).指家中供膳诸事。《易·家人》:“无攸遂,在中馈。” 孔颖达 疏:“妇人之道……其所职,主在於家中馈食供祭而已。” 汉 王粲 《出妇赋》:“竦余身兮敬事,理中馈兮恪勤。”《古今小说·木绵庵郑虎臣报冤》:“那妇人答道:‘奴家职在中馈,炊爨当然。’”
    (2).指酒食。 三国 魏 曹植 《送应氏》诗之二:“中馈岂独薄,宾饮不尽觴。” 赵幼文 校注:“《后汉书·王符传》 章怀 注:‘中馈,酒食也。’”
    (3).指妻室。 宋 张齐贤 《洛阳搢绅旧闻记·张相夫人始否终泰》:“及为中馈也,善治家,尤严整。” 清 钮琇 《觚賸·汤素畹》:“ 汤 氏 素畹 ,字 雅卿 ,大都 吴啸雯 中馈也。”《官场现形记》第三八回:“他是上年八月断弦,目下尚虚中馈。”

  • 基本含义
    指中间的馈赠,比喻对中间人或事物的好处。
  • 详细解释
    中馈是由“中”和“馈”两个字组成的成语。其中,“中”表示中间,指的是人或事物的中间位置;“馈”表示馈赠,指的是给予。中馈这个成语的基本含义是指中间的馈赠,比喻对中间人或事物的好处。它强调了中间人或事物所起到的重要作用,并强调了中间人或事物在协调、调解或促进交流方面的价值。
  • 使用场景
    中馈这个成语常常用于形容一个人或事物在协调、调解或促进交流方面所起到的重要作用。它可以用于描述一个人在两个不同的群体或团体之间起到了沟通的桥梁作用,也可以用于描述一个事物在两个不同的过程或环境中起到了连接的作用。
  • 故事起源
    关于中馈这个成语的故事起源并没有明确的记载。根据一些文献记载,中馈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左传》中,但具体的故事情节并没有详细描述。
  • 成语结构
    中馈这个成语由两个汉字组成,其中,“中”是形声字,表示中间的位置;“馈”是形声字,表示馈赠。这两个字结合在一起,形成了一个意义丰富的成语。
  • 例句
    1. 他在两个团队之间起到了中馈的作用,使得双方能够顺利合作。2. 这本书在文学与艺术之间起到了中馈的作用,让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两者之间的关系。
  •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将“中”和“馈”两个字进行联想来记忆这个成语。可以想象一个人站在中间,接受着来自两边的馈赠,表示他在中间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学习与中馈相关的成语,如“中流砥柱”、“中道而废”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是我们班级的中馈,她总是帮助我们解决问题。2. 初中生:我的朋友是我和班级之间的中馈,他经常帮我传递信息。3. 高中生:学校的校长是学校和家长之间的中馈,他经常沟通双方的意见。4. 大学生:作为学生会的成员,我要在学生和学校之间起到中馈的作用,促进双方的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