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度
lǐ dù
  • 拼 音:lǐ dù
  • 注 音:ㄌㄧˇ ㄉㄨˋ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1).犹礼法。礼仪法度。《大戴礼记·盛德》:“礼度,德法也。所以御民之嗜欲好恶,以慎天法,以成德法也。”《后汉书·淳于恭传》:“举动周旋,必由礼度。” 晋 葛洪 《抱朴子·行品》:“奉礼度以战兢,及亲疎而无尤者,良人也。”
    (2).彬彬有礼的仪表风度。 元 辛文房 《唐才子传·贺知章》:“﹝ 贺知章 ﹞晚年尤加纵诞,无復礼度,自号‘四明狂客’。” 明 朱鼎 《玉镜台记·刺绣》:“观他丰姿秀丽,礼度雍容,真庙廊伟器。”

  • 基本含义
    礼貌的行为应该互相回报。
  • 详细解释
    礼尚往来是指在人际交往中,对别人的礼貌和好意应该以同样的礼貌和好意回报。这个成语强调了人与人之间的互动关系应该是平等和互惠的,通过礼貌和友善的表达方式来维持良好的人际关系。
  • 使用场景
    礼尚往来常常用于形容人们在社交场合中应该互相尊重和回应彼此的礼貌行为。它也可以用于提醒人们在交往中要关注互惠和平等,不要只顾自己而忽略他人的感受。
  • 故事起源
    这个成语的故事起源于古代中国的一则寓言故事。相传,有两个朋友分别住在不同的村庄,每年春节都会互相拜访。有一年,其中一个朋友走失了,另一个朋友担心他的安危,便主动前往找他。找到朋友后,他们相互道谢,并约定以后每年春节都要互相拜访。这个故事传承下来,成为了人们互相尊重和回报礼貌行为的象征。
  • 成语结构
    礼尚往来是一个由四个汉字组成的成语。其中,“礼”表示礼貌,尊重;“尚”表示应该,应当;“往”表示向前,前进;“来”表示回来,回报。
  • 例句
    1. 我们应该学会礼尚往来,对别人的好意要以同样的方式回应。2. 在社交场合中,礼尚往来是维持良好人际关系的重要原则。3. 他对我很友好,我也要礼尚往来地回应他的好意。
  • 记忆技巧
    可以将“礼尚往来”这个成语与互相回报的概念联系起来,想象两个人之间通过礼貌的行为来互相回报,从而记住这个成语的含义。
  • 延伸学习
    你可以进一步学习与礼貌和人际关系相关的成语和词语,例如“风度翩翩”、“谦虚礼貌”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送给同学一本书,同学也礼尚往来地送给我一份小礼物。2. 初中生:老师对我们很好,我们也应该礼尚往来地尊敬老师。3. 高中生:在班级活动中,大家互相帮助,礼尚往来地合作完成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