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漏
wǔ lòu
  • 拼 音:wǔ lòu
  • 注 音:ㄨˇ ㄌㄡˋ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1).谓第五更,天将明时。 唐 杜甫 《奉和贾至舍人早朝大明宫》诗:“五夜漏声催晓箭,九重春色醉仙桃。” 唐 黄滔 《贻张蠙同年》诗:“驱车先五漏,把菊后重阳。”
    (2).借指一整夜。《西游记》第六一回:“火煎五漏丹难熟,火燎三关道不清。”参见“ 五更 ”。

  • 基本含义
    指人的五个器官泄漏,形容人精神恍惚、思虑不清、健忘等状态。
  • 详细解释
    五漏是由佛教衍生出来的成语,源自《法华经》。佛教认为人的五个感官器官是人际交流和感知世界的主要途径,但如果这些感官器官出现问题,就会导致人的精神状态不稳定。五漏表示人的眼、耳、鼻、舌、身五个器官发生泄漏,无法正常运作,从而导致人的精神恍惚、思虑不清、健忘等情况。
  • 使用场景
    五漏常用于形容人的精神状态不佳,思维混乱、健忘、注意力不集中等情况。可以用于描述学习困难、老年人记忆力减退、精神压力过大等情况。
  • 故事起源
    《法华经》中有关五漏的故事。据说,在古代有一位名叫摩诃迦叶的佛教弟子,他因为修行过度,导致五个感官器官出现了问题,无法正常运作。佛陀了解到他的情况后,为他开示了修行方法,使他恢复了正常。这个故事中的五漏成为了佛教中一个重要的概念,并被引申为形容人的精神状态不佳的成语。
  • 成语结构
    五漏是由“五”和“漏”两个字组成的成语,其中“五”表示数量,代表人的五个器官;“漏”表示泄漏、流失之意。
  • 例句
    1. 他最近老是健忘,思维状态像是五漏一般。2. 老年人的记忆力会逐渐减退,出现五漏的情况是正常现象。
  •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的方式来记忆五漏这个成语。可以想象一个人的五个器官像是五个水龙头,如果这些水龙头都出现了漏水的情况,那就代表人的精神状态不佳,思维混乱。
  •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学习佛教中关于五漏的教义和修行方法,了解更多关于人的感官器官和精神状态的知识。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今天早上忘记带作业本了,真是五漏啊!2. 初中生:考试的时候老师说的重点我都忘记了,感觉自己五漏了。3. 高中生:最近学习压力太大,整个人都有点五漏的感觉。4. 大学生:熬夜太多,现在注意力集中不起来,感觉五漏了。5. 老年人:年纪大了,记忆力逐渐减退,经常出现五漏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