枯毫
kū háo
  • 拼 音:kū háo
  • 注 音:ㄎㄨ ㄏㄠˊ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1).干枯的毛笔。意谓久未执笔。 清 周亮工 《长年乞书》诗:“溽暑枯毫冰样冷,不妨载入白云乡。”
    (2).比喻才思贫乏。自谦之词。 清 李渔 《慎鸾交·心归》:“枯毫不合赞群葩,愁负 江 南第一花。”

  • 基本含义
    形容笔墨干涸、失去了灵感。
  • 详细解释
    枯毫是由两个字组成的成语,枯指干涸、失去水分,毫指毛笔的笔尖。枯毫合在一起形容笔墨因为干涸而失去了灵感和创作力。
  • 使用场景
    枯毫常用于形容文人墨客在创作或写作中遇到困难时,无法产生创造性的思维和灵感。也可以用来形容任何人在某一领域或工作中失去了激情和动力的状态。
  • 故事起源
    枯毫一词最早出现在《文选·谢灵运集》中,谢灵运是南朝宋时期的文学家和政治家。在他的诗中,谢灵运写道:“枯毫无复挥,骨肉空为情。”意思是说,他的笔墨已经干涸,无法再写出有情感的作品。这首诗成为了“枯毫”一词的来源。
  • 成语结构
    形容词+名词
  • 例句
    1. 他近来写作完全枯毫了,无法写出一篇好文章。2. 这位画家的创作已经枯毫,再也没有了以前的灵感和创造力。
  • 记忆技巧
    可以把枯毫的“毫”字和毛笔的笔尖联系起来,想象一支干涸的毛笔无法写出任何东西,从而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 延伸学习
    了解更多与创作、写作相关的成语,如“文思泉涌”、“腾笔疾书”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今天在写作文的时候,突然枯毫了,不知道该写什么。2. 初中生:最近我对学习完全枯毫了,没有了以前的动力。3. 高中生:这个作家曾经非常有创作力,但是最近几年他的作品完全枯毫了。4. 大学生:我刚开始写作时很有灵感,但是现在已经枯毫了,不知道该怎么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