箕皓
jī hào
  • 拼 音:jī hào
  • 注 音:ㄐㄧ ㄏㄠˋ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箕子 与“四皓”的并称。 箕子 , 殷 时贤人;“四皓”, 秦 汉 时隐于 商山 之 东园公 、 甪里先生 、 绮里季 、 夏黄公 四位贤人。《晋书·王献之传》:“故太傅臣 安 少振玄风,道誉洋溢,弱冠遐栖,则契齐 箕 皓 。”

  • 基本含义
    箕皓是指人的品行高尚,清廉正直,不受世俗利益的诱惑。
  • 详细解释
    箕,古代一种用来扬谷物的工具;皓,指白色、明亮。箕皓原指扬谷物时箕筐上的白色灰尘,比喻品行高尚、清白无瑕。后来,箕皓逐渐引申为人的品德高尚,不受污染。
  • 使用场景
    箕皓一词多用于形容人的道德修养高尚,不受诱惑,不为利益所动。可以用来赞美那些有高尚品质的人,也可用来自勉。
  • 故事起源
    《汉书·卷九十九·孔光传》记载了一个故事,说的是西汉末年,孔光因为不肯投降外族,被刘氏政权迫害,他被迫隐藏在山林中,生活困苦,但他始终坚守自己的原则,不受迫害者的贿赂,保持了高尚品质。后来,刘氏政权被推翻,孔光得以重见天日,并被人们所尊敬。这个故事中的孔光就是一个典型的箕皓人物,他坚守自己的原则,不受世俗利益的诱惑。
  • 成语结构
    主要由两个词组成,形容词+名词。
  • 例句
    1. 他一直保持着箕皓的品行,从不接受任何不正当的好处。2. 这位领导干部廉洁奉公,是一个真正的箕皓人物。
  •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忆这个成语。可以想象一个箕筐上洁白无瑕的灰尘,代表高尚的品行和清廉正直。
  •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高尚品质和清廉正直相关的成语,如“廉洁奉公”、“忠诚正直”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告诉我们要做一个箕皓的人,不要偷别人的东西。2. 初中生:我爸爸是一个箕皓的人,他从来不接受贿赂。3. 高中生:我希望将来能成为一个箕皓的人,坚守自己的原则,不受诱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