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头木脑
  • 拼 音:
  • 注 音:
  • 繁体字:
  • 详细解释
  • 词语解释
    mù tou mù nǎo ㄇㄨˋ ˙ㄊㄡ ㄇㄨˋ ㄣㄠˇ

    木头木脑(木頭木腦) 

    形容呆板、迟钝,犹言呆头呆脑。 曹禺 《王昭君》第一幕:“ 姜夫人 :‘……这个道理不浅,听懂了吗?’ 戚戚 :(木头木脑)‘听懂了。’” 沉虎根 《小师弟》四:“可是这时的小师弟已经是瘦得可以了……而且变得木头木脑,竟连他母亲来看他也会显得冷冰冰的。”

  • 基本含义
    形容人愚笨、迟钝,思维不敏捷,反应迟缓。
  • 详细解释
    木头木脑是由“木头”和“木脑”两个词组成。木头指的是没有灵活性、刚硬的物体,比喻思维僵化,不灵活;木脑指的是思维迟钝,反应迟缓。因此,木头木脑形容一个人的思维迟钝、反应迟缓,缺乏灵活性和敏捷性。
  • 使用场景
    常用于形容某人的智力低下,思维迟缓,或者对某事的理解能力有限的情况。可以用来指责或讽刺那些缺乏灵活思维、反应迟缓的人。
  • 故事起源
    关于“木头木脑”成语的起源并没有明确的故事或典故,但根据该成语的字面意思和常见用法,可以推测其起源于对某些人的形象描绘和描述。
  • 成语结构
    形容词 + 形容词 + 的
  • 例句
    1. 他虽然勤奋,但是总是木头木脑的,学习成绩不太好。2. 那个运动员虽然身体强壮,但是在思考问题上却木头木脑。
  • 记忆技巧
    可以将“木头木脑”与一个木偶或木头人的形象联系起来,想象一个木头人在思考问题时迟钝、反应迟缓的样子,以帮助记忆该成语的含义。
  •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思维能力相关的成语,如“聪明过头”、“一窍不通”等,以丰富词汇和加深对成语的理解。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虽然很努力,但是在做数学题时总是木头木脑的。2. 初中生:她虽然学习成绩不错,但是在解决问题时有时会显得木头木脑。3. 高中生:尽管他有一些天赋,但是因为他总是木头木脑的,所以无法在竞赛中取得好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