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恩
mài ēn
  • 拼 音:mài ēn
  • 注 音:ㄇㄞˋ ㄣ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谓以小恩小惠收买他人。《三国志·吴志·张温传》:“ 靖 兵众之势,干任之用,皆胜於 贾原 、 蒋康 , 温 尚不容私以安於 靖 ,岂敢卖恩以协 原 康 邪?”《新唐书·藩镇传·刘济》:“今天子诛 承宗 ,而 燕 无一卒济 易水 者,正使 潞 人卖恩於 赵 ,贩忠於上。” 宋 吴曾 《能改斋漫录·记事一》:“ 章郇公 在中书。 欧阳文忠公 初自 夷陵 县令贬所回,復馆职,通判 滑州 。以书与公求一郡,公答之,无可意。 文忠 不悦。俄而擢知諫院,一年中歷三司,直 龙图 ,为学士、 河朔 都转运。 文忠 始服公非卖恩者。”

  • 基本含义
    指出卖恩情、背弃恩义。
  • 详细解释
    卖恩是由“卖”和“恩”两个字组成的成语。卖恩指的是出卖恩情、背弃恩义的行为。这个成语形象地比喻一个人出卖了曾经对他有恩的人,不再感激或回报恩情,甚至背叛对方。
  • 使用场景
    卖恩这个成语通常用来形容背弃恩义的行为,表示对他人的不忠诚、不感激或不回报恩情。可以用于描述各种情境,例如背叛朋友、出卖家人、不尊重长辈等。
  • 故事起源
    卖恩这个成语的故事起源于中国古代的一个故事。相传,战国时期,有两个好友,一个叫杨修,一个叫范增。杨修因为一次意外而失去了一只眼睛,范增得知后非常同情他,主动照顾他,帮助他。后来,范增成为了国家的重要官员,有了很高的地位。然而,杨修却忘恩负义,背叛了范增,出卖了他的秘密。这个故事成为了人们警示背弃恩义的典型案例,也形成了成语“卖恩”。
  • 成语结构
    动宾结构。卖恩中,“卖”为动词,表示出卖、背弃;“恩”为宾语,表示恩情、恩义。
  • 例句
    1. 他竟然卖恩背叛了曾经帮助过他的朋友。2. 那个人卖恩的行为让他失去了很多朋友。3. 不管遇到什么困难,我们都不能卖恩背弃亲人。
  •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住这个成语。想象一个人手持一张卖恩的标牌,背叛了曾经对他有恩的人,不再感激或回报恩情。
  • 延伸学习
    可以通过学习相关的成语和故事来进一步了解背弃恩义的行为。一些类似的成语包括“忘恩负义”、“背信弃义”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不应该卖恩背叛他的好朋友。2. 初中生:那个人卖恩的行为让大家对他失望。3. 高中生:我们应该珍惜别人对我们的恩情,而不是卖恩背弃。希望以上学习指南能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记忆“卖恩”这个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