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戎
hé róng
  • 拼 音:hé róng
  • 注 音:ㄏㄜˊ ㄖㄨㄙˊ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1).指与少数民族或别国媾和修好。《左传·襄公四年》:“公曰:‘然则莫如和戎乎?’对曰:‘和戎有五利焉。’” 南朝 宋 鲍照 《拟古》诗之二:“晚节从世务,乘障远和戎。” 宋 苏辙 《龙川别志》卷下:“诸将耻於无功,莫敢言和戎者。” 郁达夫 《杂感》诗之四:“策到和戎原辱国,功成不义反封侯。”
    (2).犹和亲。指封建王朝与边境少数民族统治者结亲交好。 明 马銮 《明妃》诗:“安边无策始和戎,簫鼓含情出禁中。” 郁达夫 《咏史》之三:“马上琵琶出塞吟,和戎端的爱君深。”

  • 基本含义
    和平相处,不战而屈人之兵。
  • 详细解释
    和戎是一个古代典故中的成语,它意味着不需要使用武力就能够达成和平。在古代战争时期,和戎被视为一种智慧和谋略的表现,因为它减少了战争的损失并维护了和平。
  • 使用场景
    和戎常用于描述国家之间的和平相处,也可以用来形容个人之间的和睦相处。这个成语可以在正式的场合使用,例如演讲、写作和对话中,以展示智慧和谋略。
  • 故事起源
    和戎的故事起源于中国古代的春秋战国时期。据说,齐国的一个叫做孟尝君的贵族不想与邻国的秦国发生战争,于是他派遣使者去秦国,以和平的方式解决争端。秦国的国君感受到了孟尝君的智慧和善意,于是接受了他的提议,避免了战争的发生。这个故事被后人传颂,成为了和戎这个成语的来源。
  • 成语结构
    和戎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和表示和平,戎表示战争。这个成语的结构简洁明了,易于理解和记忆。
  • 例句
    1. 他们通过和戎的方式解决了争端,避免了战争的发生。2. 我们应该学会和戎相处,以实现和平与发展。
  • 记忆技巧
    你可以将和戎的发音与“合作”和“容忍”这两个词联系起来。和戎的含义是通过合作和容忍来实现和平,这样你就可以更容易地记住这个成语。
  • 延伸学习
    你可以进一步学习中国古代的典故和历史,了解更多关于和戎这个成语的故事。此外,你还可以学习其他与和平相关的成语,如和衷共济、和而不同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们应该和戎相处,不打架,友好相待。2. 初中生:他们通过和戎的方式解决了纠纷,避免了冲突的发生。3. 高中生:在国际关系中,和戎是实现和平的重要途径。4. 大学生:作为领导者,我们应该学会和戎相处,以实现共赢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