凭虚
píng xū
  • 拼 音:píng xū
  • 注 音:ㄆㄧㄥˊ ㄒㄩ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1).指 凭虚公子 。 晋 潘岳 《西征赋》:“指西宾所以言於东主, 安处 所以听於 凭虚 也。”
    (2).虚构。 唐 刘知几 《史通·杂说下》:“ 宋玉 《高唐赋》云梦神女於 阳臺 。夫言并文章,句结音韵,以兹叙事,足验凭虚。” 宋 孙光宪 《北梦琐言·逸文一》:“ 温 以为凭虚,殊不介意。” 刘师培 《文说·记事篇》:“后世文人,饰词矫説,或尊己而卑人,或援古以证今,事每凭虚,词多乌有。”
    (3).凌空。 南朝 梁 袁昂 《古今书评》:“ 张伯英 书如 汉武帝 爱道,凭虚欲仙。” 宋 张孝祥 《菩萨蛮·登浮玉亭》词:“微风吹笑语,白日鱼龙舞。此意忽翩翩,凭虚吾欲仙。” 明 陈汝元 《金莲记·赋鹤》:“呀!这道士凭虚而去,莫非就是飞鸣过舟之鹤乎?” 清 李渔 《蜃中楼·幻因》:“有龙宫二女,蜃阁凭虚。”
    (4).无所依靠。 宋 叶适 《著作正字二刘公墓志铭》:“若募彼人响导,挟异国济师……凭虚蹈空,过为指料,将有临危失据之忧矣。此所谓决天下於一掷者也。”
    犹言凌空。 元 陆文圭 《减字木兰花慢·滕王阁》词:“听佩玉鏘鸣,驂鸞小住,高阁凭虚。”

  • 基本含义
    依据虚幻的事物或非实际的情况进行判断或推测。
  • 详细解释
    凭虚是由“凭”和“虚”两个词组成的成语。“凭”表示依据、根据,“虚”表示虚幻、非实际。凭虚指的是根据虚幻的事物或非实际的情况进行判断或推测。
  • 使用场景
    凭虚常用于形容人们根据不确凿的证据或虚假的信息进行判断或推测。也可以用来批评人们不依靠实际情况,凭空臆断。
  • 故事起源
    关于凭虚的起源,目前没有明确的故事或传说。这个成语可能是在古代形成的,用来批评那些凭空臆断的人。
  • 成语结构
    凭虚是一个动宾结构的成语,由“凭”作为动词,表示依据;“虚”作为名词,表示虚幻的事物。
  • 例句
    1. 他凭虚的推测,认为公司即将破产。2. 不要凭虚的传言作出决定,要以实际情况为准。
  •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将“凭虚”与依靠幻想进行关联来记忆这个成语。想象一个人站在虚幻的空中,凭借空中的东西来进行判断或推测。
  • 延伸学习
    你可以进一步学习与凭虚相关的成语,如“凭空”、“凭空想象”等,以扩大你的词汇量。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没有证据,只是凭虚猜测,他可能是偷了我的铅笔。2. 初中生:老师说的那个故事太离奇了,我觉得是凭虚编造的。3. 高中生:他凭虚的推理,找到了真凶。4. 大学生:我们不能凭虚的信息来评价一个人的品质。5. 成年人:不要凭虚的传闻来判断一个人的能力,要看他的实际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