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授
jié shòu
  • 拼 音:jié shòu
  • 注 音:ㄐㄧㄝ ˊ ㄕㄡˋ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谓按时节授予。《汉书·魏相传》:“明王谨於尊天,慎于养人,故立羲和之官以乘四时,节授民事。” 颜师古 注:“各依其节而授以事。”

  • 基本含义
    谦虚有节制地接受教诲或指导。
  • 详细解释
    节授是由两个词组成的成语,节指有分寸、有节制,授指传授、教导。节授的基本含义是指在接受教育或指导的过程中,要保持谦虚、有分寸的态度。这个成语强调了学习者应该虚心地接受他人的教诲,同时也要有自己的原则和底线,不盲从、不过分追随。
  • 使用场景
    节授这个成语常用于教育、学术和工作场合,用来形容学生或职场人士在学习或工作中能够虚心地接受他人的指导和建议,同时也能够保持自己的独立思考和判断能力。
  • 故事起源
    节授这个成语的故事源于《史记·孔子世家》中的一则故事。据传,孔子曾经拜访了鲁国的大夫季氏,季氏对孔子非常推崇,并向他请教礼仪之道。孔子在回答季氏的问题时,总是非常谦虚地说自己只是一个普通人,没有什么特别的才能。季氏对孔子的谦逊和虚心感到非常敬佩,于是赞美孔子说:“君子之节授如日月之光。”这句话后来演变成了成语“节授”,用来形容人在学习和接受教育时应该保持谦虚的态度。
  • 成语结构
    节授是一个动宾结构的成语,由动词节和动词授组成。
  • 例句
    1. 他在学习上非常节授,虚心地听取老师的建议。2. 这个团队的成员都很懂得节授,能够接受批评并不断改进自己的工作。
  •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以下方法记忆节授这个成语:1. 分解记忆:将成语分解为节和授两个词,然后想象一个人虚心地接受他人的指导和教诲的场景,帮助记忆成语的含义。
  • 2. 联想记忆
    可以联想节授的发音“节手”,想象一个人虚心地伸出自己的手,接受他人的指导和教诲,从而记忆成语的含义。
  •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学习与节授相关的成语和词语,例如“虚心”、“学习”、“教育”等,以拓展对节授这一概念的理解和运用能力。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在学校里要做一个节授的好学生,虚心向老师请教问题。2. 中学生:在备考期间,我要努力节授,虚心听取老师的建议,提高自己的学习成绩。3. 大学生:在大学里,我要学会节授,虚心接受各种学术观点的启发,提升自己的学术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