授衣假
shòu yī jiǎ
  • 拼 音:shòu yī jiǎ
  • 注 音:ㄕㄡˋ ㄧ ㄐㄧㄚˇ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唐 国学每年九月的假期。《新唐书·选举志上》:“每岁五月有田假,九月有授衣假。” 唐 张籍 《和左司元郎中秋居》之九:“初当授衣假,无吏挽门铃。”

  • 基本含义
    指以授衣为借口,实际上是借故离开或推辞。
  • 详细解释
    授衣假是一个由授衣和假两个词组成的成语。其中,“授衣”是指传授、赐予衣物,而“假”则表示借口、借故。整个成语的意思是以授衣为借口,实际上是借故离开或推辞。
  • 使用场景
    授衣假常常用来形容人们在某种情况下找一个借口离开或推辞某件事情。比如,一个人在参加聚会时突然说有急事需要离开,这就可以用授衣假来形容。
  • 故事起源
    授衣假的故事起源于《史记·孔子世家》。据记载,孔子曾经在鲁国的一次宴会上受到了一位官员的邀请。宴会进行到一半时,孔子突然说有急事需要离开,并以授衣为借口。这个故事被后人用来形容人们找借口离开或推辞某件事情。
  • 成语结构
    授衣假是一个动宾结构的成语,其中“授衣”是动词短语,表示传授衣物;而“假”是名词,表示借口。
  • 例句
    1. 他常常用授衣假来推辞参加聚会。2. 她以授衣为借口,离开了公司的年会。
  •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忆这个成语。你可以想象一个人在参加聚会时突然拿出一件衣服,然后说有急事需要离开,这样就可以把授衣假这个成语与找借口离开的情景联系起来。
  • 延伸学习
    你还可以学习其他与借口、推辞相关的成语,例如“借题发挥”、“推诿托辞”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明天要参加一个聚会,但是我不想去,我可以用授衣假吗?2. 初中生:他明明没有什么急事,却以授衣假为借口离开了我们的小组讨论。3. 高中生:老师问他为什么没有完成作业,他却以授衣假来推辞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