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骨
pí gǔ
  • 拼 音:pí gǔ
  • 注 音:ㄆㄧˊ ㄍㄨˇ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1).皮和骨。常用来形容躯体瘦瘠。 唐 杜甫 《将赴成都草堂途中有作先寄严郑公》诗之四:“三年奔走空皮骨,信有人间行路难。”
    (2).泛指身体。 宋 梅尧臣 《闻刁景纯侍女疟已》诗:“今虽病且已,皮骨尚尪羸。”
    (3).喻指表面的,粗浅的。 宋 阮阅 《诗话总龟后集·效法》:“学 杜甫 而得其皮骨者鲜矣,又况其髓哉!”

  • 英文翻译

    1.{解} osteoderm; dermal bone; investing bone; membrane bone

  • 基本含义
    形容人或事物瘦弱、贫弱。
  • 详细解释
    皮骨是一个形容词性成语,用来形容人或事物瘦弱、贫弱。其中,“皮”指皮肉,表示瘦弱的身体;“骨”指骨头,表示贫瘠的体态。这个成语常用来形容人体瘦弱、贫弱,也可以用来形容事物的破败、贫乏。
  • 使用场景
    皮骨这个成语常用于描述人或事物的贫弱状态。你可以在以下场景中使用它:1. 形容一个人身体瘦弱不堪的情况:她病得很厉害,现在整个人都变得皮骨相存了。2. 形容一个地方或物品的破败、贫乏的状态:这座城市经历了多年的战争,现在变得皮骨相存。
  • 故事起源
    皮骨这个成语的故事起源于《史记·项羽本纪》。故事中,项羽是楚国的一位将领,他率军与刘邦的秦军作战。在一次战斗中,项羽的部队被困在了敌人的重围中,没有了粮食和补给。士兵们饥饿得只剩下了皮肉和骨头,形容他们的瘦弱和贫乏。后来,人们就用“皮骨”这个成语来形容人或事物的贫弱。
  • 成语结构
    形容词 + 名词
  • 例句
    1. 她病得很厉害,现在整个人都变得皮骨相存了。2. 这座城市经历了多年的战争,现在变得皮骨相存。
  •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以下记忆技巧来记忆“皮骨”这个成语:1. 关联联想:想象一个人瘦弱得只剩下了皮肉和骨头,形象生动,容易记忆。
  • 延伸学习
    你可以进一步学习与“皮骨”相关的成语,例如“皮开肉绽”、“骨瘦如柴”等,来丰富你的词汇。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病得很厉害,现在变得皮骨相存。2. 初中生:这个城市经历了多年的战争,现在变得皮骨相存。3. 高中生:她长期节食导致皮骨相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