黏踪
nián zōng
  • 拼 音:nián zōng
  • 注 音:ㄋㄧㄢˊ ㄗㄨㄙ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跟踪。《元典章·刑部十三·失盗添资降等》:“今后凡遇失过盗贼,事主告发到官,应捕官兵人等画时黏踪追捉。”

  • 基本含义
    形容人或事物黏附在一起,难以分离。
  • 详细解释
    黏踪指的是事物之间黏附在一起,难以分离。形容关系密切,难以割舍。
  • 使用场景
    常用于形容人与人之间或事物之间关系密切,难以分离的情况。
  • 故事起源
    黏踪这个成语的故事起源于《左传·哀公二十一年》:“黏踪如饴。”在这个故事中,鲍叔牙为了报答他的好友管仲的恩情,将自己的儿子送给了管仲做养子。鲍叔牙的儿子非常依恋他的生父,不愿离开他。管仲见状,感到非常心疼,于是他就用蜜糖把儿子的手黏住,然后离开,让儿子明白离开鲍叔牙也是一种无法避免的现实。这个故事后来就成为了黏踪这个成语的来源。
  • 成语结构
    黏踪的结构是由两个汉字组成的,分别是“黏”和“踪”。
  • 例句
    1. 他们两个人的感情非常好,简直是黏踪一样。2. 这两个问题是黏踪的,解决一个就要解决另一个。
  •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忆这个成语。可以想象两个东西被黏在一起,难以分离的情景,加深记忆。
  • 延伸学习
    可以学习其他与黏踪相关的成语,例如黏皮、黏涎、黏糊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和我的好朋友黏踪一样,从来不分开。2. 初中生:这两个问题黏踪在一起,必须一起解决。3. 高中生:他们两个人的感情黏踪,无论发生什么都不会分开。4. 大学生:这两个项目黏踪在一起,无法单独进行。5. 成年人:这两个问题黏踪一样,解决一个就要解决另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