囊首
náng shǒu
  • 拼 音:náng shǒu
  • 注 音: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古代的一种酷刑。以袋蒙首,使之窒息而死。 清 黄宗羲 《明司马澹若张公传》:“甚至秋后与不时并律,囊首与绞斩同毙。”《天雨花》第十六回:“将逆属犯妇一名 左氏 ,囊首毕命讫。”

  • 基本含义
    指人头袋在袋中,形容人头颅被割下。比喻被杀头。
  • 详细解释
    囊首是由两个字组成的成语,囊指的是袋子,首指的是人的头颅。囊首的意思是指人的头颅被割下,比喻被杀头。这个成语是用来形容被处死的人,表示严厉的惩罚或惨遭杀害。
  • 使用场景
    囊首这个成语一般用于形容严厉的惩罚或惨遭杀害的情况,可以用在描述历史事件、犯罪案件或者文学作品中。
  • 故事起源
    囊首这个成语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的死刑方式。在古代,囊首是一种常见的死刑方式,用来处决重罪犯。当时,囚犯的头颅会被割下来,放在一个袋子里,然后在公众面前示众。这个成语就是由这个死刑方式衍生出来的。
  • 成语结构
    囊首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囊是名词,指的是袋子;首是名词,指的是人的头颅。
  • 例句
    1. 这个罪犯犯下了严重的罪行,最后被判囊首。2. 在古代,囊首是一种常见的死刑方式。
  •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联想来记忆这个成语。可以想象一个袋子里装着一个人的头颅,这个形象会比较深刻,有助于记忆囊首这个成语的含义。
  • 延伸学习
    如果想深入了解中国古代的死刑方式和法律制度,可以进一步学习相关的历史知识和法律文化。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听说古代的坏人会被囊首,太可怕了!2. 初中生:这个小说里有一个坏人最后被判囊首,真是罪有应得。3. 高中生:在历史课上学到,古代的囊首是一种残酷的死刑方式,用来震慑犯罪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