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耇
huáng gǒu
  • 拼 音:huáng gǒu
  • 注 音:ㄏㄨㄤˊ ㄍㄡˇ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1).年老。《诗·小雅·南山有台》:“乐只君子,遐不黄耇。” 毛 传:“黄,黄髮也;耇,老。” 三国 魏 曹植 《上责躬表》:“心离志絶,自分黄耇永无执圭之望。” 宋 王安石 《奉酬许承权》诗:“后会敢期黄耇日,相看且度白鸡年。”亦指年老的人。 景耀月 《读史感言》诗:“熊羆一入占,后车载黄耇。”
    (2).元老。《汉书·师丹传》:“ 丹 经为世儒宗,德为国黄耇。”

  • 基本含义
    指年老有学问的人,也指年长者的尊称。
  • 详细解释
    黄耇是中国古代的一种尊称,原指黄帝时代的老师,后来泛指年老有学问的人。成语“黄耇”用来形容年长者有着丰富的学识和经验,深受人们尊敬。
  • 使用场景
    可以用来形容年长者的学术造诣或者经验丰富,也可以用来尊称老师或者长辈。
  • 故事起源
    黄耇的故事起源于中国古代传说。相传,黄帝时代有一位名叫黄耇的老师,他是黄帝的老师,教授黄帝各种知识和技能。黄耇年纪虽然很大,但是他博学多才,被尊敬为学问的泉源。因此,后来人们用“黄耇”来形容年长有学问的人。
  • 成语结构
    黄耇是一个由两个字组成的成语,没有形成固定的结构。
  • 例句
    1. 他是我们学校的黄耇,教过几代学生。2. 这位黄耇在历史研究领域有很高的造诣。
  •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联想黄耇这个词语的发音“huáng jiào”来记忆。可以想象一位年长的老师穿着黄色的袍子在讲课,形象鲜明,容易记忆。
  • 延伸学习
    可以通过了解中国古代的文化和历史,进一步了解黄耇的背景和意义。可以学习黄帝时代的历史,了解黄帝的功绩和贡献。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爷爷是个黄耇,他教我很多有趣的知识。2. 初中生:我们学校的数学老师是个黄耇,他讲解得很清楚。3. 高中生:这位历史老师是个黄耇,他对历史的研究非常深入。4. 大学生:我在图书馆遇到一位黄耇,他给我推荐了很多好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