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 音:mǎ chuí
- 注 音:ㄇㄚˇ ㄔㄨㄟˊ
- 繁体字:
-
- 基本解释
见“ 马箠 ”。
-
- 基本含义
- 形容人或物体的姿态低垂,没有精神。
-
- 详细解释
- 马垂是由“马”和“垂”两个字组成的成语。马本身代表着力量和活力,而垂则表示下垂、低落的状态。马垂形容人或物体的姿态低垂,没有精神,失去了往日的活力和精神状态。
-
- 使用场景
- 马垂常用于描述人的状态或事物的形态。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精神萎靡、无精打采,也可以用来形容物体低垂、失去了往日的骄傲和活力。在表达中,马垂常用于批评或讽刺某人或某物的消沉状态。
-
- 故事起源
- 《晋书·王濬传》中有这样一个故事:王濬是晋朝时期的一位将领,他在战场上表现出色,被尊称为“马上之宝”。然而,有一次他在一次战斗中被敌军击败,从此之后,他变得懒散无为,形容人或物体的姿态低垂,没有精神,就被称为“马垂”。
-
- 成语结构
- 主语+马垂
-
- 例句
- 1. 他失败后一蹶不振,整个人像个马垂一样,一点精神都没有。2. 这座城市曾经繁荣昌盛,如今却变得一片马垂,没有了往日的活力。
-
-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来记忆这个成语。想象一匹马原本活力四溢、精神焕发,但突然变得低垂无力,失去了往日的活力和精神状态。
-
-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了解其他与精神状态相关的成语,如:“神采奕奕”、“精神抖擞”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觉得小明最近有点马垂,不像以前那么活泼了。2. 初中生:考试没考好的同学都有些马垂,需要鼓励和支持。3. 高中生:在大学申请过程中,我曾经遇到许多困难,但我没有马垂,坚持努力到底。4. 大学生:毕业后找工作的压力让我有时候感到有些马垂,但我相信自己一定能找到合适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