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卒
sàn zú
  • 拼 音:sàn zú
  • 注 音:ㄙㄢˋ ㄗㄨˊ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1).指被击溃了的士兵。《战国策·魏策一》:“臣闻 越王 勾践 以散卒三千禽 夫差 於 干遂 。”《史记·朝鲜列传》:“将军 杨朴 失其众,遁山中十餘日,稍求收散卒,復聚。”《三国志·魏志·贾诩传》:“ 绣 信之,遂收散卒赴追,大战,果以胜还。” 宋 秦观 《谋主》:“昔 张綉 以精卒追 魏 师, 贾詡 以为不可,已而果败;既又请收散卒而攻之,已而果胜。”
    (2).零散的士卒。《续资治通鉴·宋太宗至道元年》:“发 江 淮 下军散卒及募民以充役,每屯十人,人给牛一头,治田五十亩。”

  • 基本含义
    指没有组织、纪律的士兵或军队。也用来形容人员不齐全或杂乱无章。
  • 详细解释
    散卒起源于古代战争时期,原指战场上无组织、纪律的士兵或军队。后来,这个成语的含义扩展到其他领域,用来形容人员不齐全、组织松散、纪律混乱的情况。
  • 使用场景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用散卒来形容一个组织或团队内部人员不齐全、纪律松散、协作效率低下的情况。例如,一个公司的部门由于人员流动频繁,导致工作分配不均、沟通不畅,就可以说这个部门是散卒。
  • 故事起源
    散卒这个成语的故事起源于中国古代的战争时期。在古代战争中,士兵们往往会按照严格的组织和纪律进行战斗。然而,有时候由于种种原因,士兵们可能会丧失组织性和纪律性,变得杂乱无章。这些无组织、纪律的士兵就被称为散卒。
  • 成语结构
    散卒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没有特定的结构。
  • 例句
    1. 这个团队成员频繁变动,组织松散,真是一支散卒。2. 这个班级纪律松散,学生们经常迟到早退,简直是一群散卒。
  •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联想来记忆散卒这个成语。可以想象一个战场上,士兵们没有组织、纪律,乱成一片,就像一群散卒一样。
  • 延伸学习
    如果你对成语感兴趣,可以继续学习其他成语的起源和用法,扩大自己的词汇量和语言表达能力。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们班上有些同学不守纪律,经常迟到早退,就像一群散卒。2. 初中生:那个社团的成员组织松散,大家都不积极参与活动,简直就是一支散卒。3. 高中生:学校的学生会成员缺乏纪律,工作效率低下,根本无法完成任务,真是一群散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