岐伯
qí bó
  • 拼 音:qí bó
  • 注 音:ㄑㄧˊ ㄅㄛˊ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相传为 黄帝 时的名医。今所传《黄帝内经》,即 战国 秦 汉 时医家托名 黄帝 与 岐伯 论医之作。《汉书·艺文志》:“太古有 岐伯 、 俞拊 ,中世有 扁鹊 、 秦 、 和 ,盖论病以及国,原诊以知政。”《云笈七籤》卷一百:“时有仙伯,出于 岐山 下,号 岐伯 ,善説草木之药性味,为大医。” 鲁迅 《朝花夕拾·父亲的病》:“但是 S城 那时不但没有西医,并且谁也还没有想到天下有所谓西医,因此无论什么,都只能由 轩辕 、 岐伯 的嫡派门徒包办。”

  • 基本含义
    指多个方向、多个道路分岔的交叉口,也比喻事物分歧、争议的地方。
  • 详细解释
    岐伯是由“岐”和“伯”两个字组成的成语。其中,“岐”指多个道路交叉的地方,“伯”指长辈、有威望的人。这个成语形容的是多个道路交叉的地方,也比喻事物分歧、争议的地方。在引申意义上,岐伯也可以指代多个方向、多个道路分岔的交叉口。
  • 使用场景
    岐伯这个成语通常用来形容事物分歧、争议的地方。可以用于描述各种各样的情况,比如讨论中的不同观点、决策中的不同选择、团队中的分歧等等。
  • 故事起源
    岐伯这个成语的故事起源于《史记·岐伯世家》。相传在古代,有一个叫岐伯的人,他非常聪明智慧,受到众人的尊敬和崇拜。岐伯在治疗疾病时,发现人体的经络分叉交叉,就用“岐伯”这个名字来形容多个道路交叉的地方。后来,这个成语就被广泛使用。
  • 成语结构
    主谓结构。
  • 例句
    1. 这个问题涉及到很多方面,是一个岐伯。2. 在团队讨论中,大家对这个方案有不同的意见,出现了岐伯。3. 这个决策是个岐伯,我们需要好好考虑一下。
  •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忆这个成语。可以想象一个交叉口,多个道路交叉在一起,形成了岐伯。这样的形象可以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学习与岐伯相关的成语,比如“岐黄”、“岐路”等等。可以通过阅读相关的故事和例句,加深对这些成语的理解和记忆。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小学生:我和朋友在岐伯的地方分开了,我走了左边的路,他走了右边的路。初中生:这个问题的答案有很多种,是一个岐伯。高中生:在讨论中,大家对这个议题有不同的观点,出现了岐伯。大学生:我们在决策时遇到了岐伯,需要仔细考虑各种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