隶卒
lì zú
  • 拼 音:lì zú
  • 注 音:ㄌㄧˋ ㄗㄨˊ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 隶卒 lìzú
    [yamen runner] 衙门里的差役或衙役

  • 详细解释

    差役。 清 袁枚 《续新齐谐·阴阳山》:“忽见一隶卒执牌来呼曰:‘且带三十六人去。’”《镜花缘》第十一回:“説话间,来到闹市,只见一隶卒在那里买物。”

  • 基本含义
    指隶属于某个统治者或组织的士兵或手下。
  • 详细解释
    隶卒一词由“隶”和“卒”两个字组成。其中,“隶”指的是古代的奴隶或仆人,“卒”指的是士兵。隶卒的含义是指那些被奴役或隶属于某个统治者或组织的士兵或手下。
  • 使用场景
    隶卒一词常用于形容那些完全听命于上级,没有自主权和独立思考能力的人。也可以用来形容被迫服从他人意志,无法自主决策的人。
  • 故事起源
    隶卒一词最早出现在《左传·昭公十五年》中,讲述了昭公被强迫服从他人意志的故事。隋朝文学家褚遂良在他的《隋书·百官志》中也有关于隶卒的记载。
  • 成语结构
    隶卒是一个形容词短语,由两个单字组成。
  • 例句
    1. 这些士兵都是隶卒,完全听命于上级。2. 在那个组织中,他们被视为隶卒,没有自主权。
  • 记忆技巧
    可以将隶卒与隶属联想起来,隶属于某个组织的士兵就是隶卒。
  • 延伸学习
    了解更多关于古代奴隶制度和军事组织的知识,可以帮助更好地理解隶卒的含义和使用场景。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小学生:我的小狗是我的隶卒,它听我的话。初中生:在这个游戏中,我们都是队长的隶卒,必须听从指挥。高中生:政府的官员应该是为人民服务的,而不是成为统治者的隶卒。以上是关于成语“隶卒”的学习指南,希望对你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