祠部牒
cí bù dié
  • 拼 音:cí bù dié
  • 注 音:ㄘㄧˊ ㄅㄨˋ ㄉㄧㄝ ˊ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祠部所颁发的度牒。 唐 宋 以来,祠部发给或售给出家人以凭证,可免地税及徭役。《释氏要览》卷上:“祠部牒:此牒自尚书省祠部司出,故称祠部。” 明 冯梦龙 《古今谭概·谲知·金还酒债》:“ 荆公 素喜 俞清老 。一日谓 荆公 曰:‘吾欲为浮屠,苦无祠部牒耳。’ 荆公 欣然为具僧资,约日祝髮。过期寂然。公问故, 清老 徐曰:‘吾思僧亦不易为,祠部牒金且送酒家还债。’公大笑。”

  • 基本含义
    指人们对祖先或英才的敬仰之情。
  • 详细解释
    祠部牒是由三个词组成的成语,分别是“祠”、“部”和“牒”。祠指祭祀祖先的场所,部指官署,牒指文书。这个成语原本指人们对祖先的敬仰之情,后来也用来形容对英才的敬仰之情。
  • 使用场景
    祠部牒常用于表达对祖先的尊敬和敬仰之情,也可以用来形容对英才的崇拜和敬佩之情。可以在祭祀活动、纪念仪式、赞扬英才等场合使用。
  • 故事起源
    祠部牒这个成语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国。古代人们非常重视祖先的崇拜和敬仰,相信祖先的灵魂可以保佑后代的平安和幸福。而对于英才,人们也会将他们视为值得崇拜和敬佩的对象。因此,祠部牒这个成语形成了。
  • 成语结构
    祠部牒是由三个词组成的成语,每个词的意义都可以独立理解,但结合在一起则形成了特定的含义。
  • 例句
    1. 他每年都会去祠堂祭拜祖先,表达对他们的祠部牒之情。2. 这个学校建了一座祠堂,用来纪念那些为国家作出贡献的英才,体现了对他们的祠部牒之意。
  •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将祠部牒这个成语拆解成三个词来记忆,分别是“祠”、“部”和“牒”。可以将每个词的意义和发音记下来,然后结合起来理解成语的含义。
  • 延伸学习
    可以了解更多关于祖先崇拜和英才敬仰的文化和传统,深入了解中国古代礼仪和文化的发展。同时,也可以学习其他与祠部牒相关的成语和词语,扩大词汇量和文化知识。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每年都会去祠堂祭拜曾祖父,表达对他的祠部牒之情。2. 初中生:这个学校建了一座祠堂,用来纪念那些为国家作出贡献的英才,体现了对他们的祠部牒之意。3. 高中生:他的成就让人敬佩,我们对他的祠部牒之情溢于言表。4. 大学生:作为后辈,我们应该对前辈们的努力和付出表示祠部牒之意。5. 成年人:每逢清明节,我都会去祠堂祭拜祖先,表达对他们的祠部牒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