隶草
lì cǎo
  • 拼 音:lì cǎo
  • 注 音:ㄌㄧˋ ㄘㄠˇ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1).指章草。
    (2).指隶书和草书。

  • 基本含义
    指随意乱写,字迹潦草。
  • 详细解释
    隶草是由“隶书”和“潦草”两个词组成的成语。隶书是中国古代的一种字体,以其规范、工整而著称。而潦草则表示字迹潦草、不规范。隶草的意思是指写字时潦草随意,不注重规范和工整。
  • 使用场景
    隶草常用来形容写字潦草、字迹难以辨认的情况。也可以用来形容做事不认真、草率马虎的态度。
  • 故事起源
    隶草一词最早出现在《汉书·艺文志》中,用来形容刘向的字迹潦草。随后,隶草逐渐成为一个固定的成语,用来形容字迹潦草、书写不规范的情况。
  • 成语结构
    隶草是由两个词组成的成语,分别是“隶”和“草”。
  • 例句
    1. 他写字隶草得连自己都认不出来。2. 这篇文章写得太隶草了,根本无法理解作者的意思。
  • 记忆技巧
    可以将隶草想象成一种草,这种草长得很潦草,不规范。通过将隶草与潦草的形象联系起来,可以更容易理解和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 延伸学习
    了解中国古代的字体发展历史,学习不同字体的特点和书写规范,可以更好地理解隶草的含义和用法。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小学生:他的字写得隶草,老师都看不懂。初中生:这份作业写得太隶草了,老师会扣分的。高中生:他的书法水平很高,一点也不隶草。大学生:考试时要注意字写得工整,不要随便隶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