块坐
kuài zuò
  • 拼 音:kuài zuò
  • 注 音:ㄎㄨㄞˋ ㄗㄨㄛˋ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独坐。 宋 刘克庄 《鹊桥仙·足痛》词:“有时块坐,有时扶起,门外草深三尺。” 金 元好问 《甲寅正月二十三日故关道中》诗之三:“人七因循过,元宵块坐休。”《剪灯馀话·贾云华还魂记》:“孤馆无聊,睡起块坐。”

  • 基本含义
    指坐得笔直、端正。
  • 详细解释
    块坐是由两个相同的字组成的成语,均为“坐”字。它的基本含义是指坐姿端正,身体笔直,不歪斜。用来形容人坐姿端庄、举止得体。
  • 使用场景
    块坐常用于形容学生在课堂上的坐姿端正,也可以用于形容职场人员在会议中的座位姿态。
  • 故事起源
    关于块坐的起源,目前尚无明确的故事或典故可考。但通过对成语的字义分析,我们可以理解块坐的起源是由人们对坐姿端正的追求而衍生出来的。
  • 成语结构
    块坐是由两个相同的字组成的成语,结构简单明了。
  • 例句
    1. 学生们在课堂上块坐,认真听讲。2. 会议上,大家块坐,保持肃静。
  •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联想“块坐”这个成语的字义,想象一个人坐得笔直,身体端正的形象,以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学习与坐姿有关的成语,如“坐立不安”、“坐井观天”等,以扩展对成语的理解和应用能力。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教育我们要块坐,不要趴在桌子上。2. 初中生:上课时,老师总是提醒我们要块坐,不要玩手机。3. 高中生:考试时,我会块坐,保持专注,提高注意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