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台
lún tái
  • 拼 音:lún tái
  • 注 音:ㄌㄨㄣˊ ㄊㄞˊ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 轮台 Lúntái
    [Lun tai] 古西域地名。在现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轮台县

  • 详细解释

    (1).古地名。在今 新疆 轮台 南。本 仑头国 (一作 轮台国 ), 汉武帝 时为 李广利 所灭,置使者校尉,屯田于此。 武帝 晚年颁发《轮台罪己诏》中的 轮台 即此。后并于 龟兹 。参见“ 轮臺詔 ”。
    (2).古县名。 唐 贞观 中置。治所当在今 新疆 米泉 境。 贞元 中地入 吐蕃 。 唐 岑参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轮臺 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 天山 路。” 清 沉青厓 《钱博士登俊赠西域地图》诗:“ 轮臺 及 阳关 ,如在掌上指。”
    (3).泛指边塞。 唐 郑愔 《秋闺》诗:“征客向 轮臺 ,幽闺寂不开。” 前蜀 牛峤 《更漏子》词:“星渐稀,漏频转,何处 轮臺 声怨。” 宋 陆游 《老学庵笔记》卷七:“ 张果洞 诗云:‘怪底君王慙 汉武 ,不诛方士守 轮臺 。’”

  • 基本含义
    指战争中的前沿阵地或边疆城市。
  • 详细解释
    轮台一词最早出现在《汉书·西域传》中,形容汉朝在西域的边疆城市。后来,这个词逐渐演变为表示战争中的前沿阵地或边境地区。在现代汉语中,轮台成为一个常用的成语,用来形容一个地方或阵地是战争的前沿。
  • 使用场景
    轮台这个成语常常用于描述战争、军事或政治等领域,特别是形容某个地方或阵地处于战争的最前线。例如,可以用在描述某个城市是战争的前沿阵地,或者形容某个人在困境中奋力抵抗等情境中。
  • 故事起源
    轮台一词最早出现在《汉书·西域传》中,用来形容汉朝在西域的边疆城市。由于西域地区与中原地区相隔较远,交通不便,因此汉朝在这里设立了边防城市,以巩固边境防线。后来,轮台这个词逐渐演变为表示战争的前沿阵地或边境地区的意思。
  • 成语结构
    轮台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其中“轮”的意思是“边境”或“边界”,“台”的意思是“城市”或“阵地”。
  • 例句
    1. 这座城市位于战争的轮台,每天都面临着战火的威胁。2. 他在困境中像一座坚固的轮台,不屈不挠地抵抗着敌人的进攻。
  •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忆轮台这个成语。可以想象一个坚固的城市位于边境地区,守卫着国家的安全,就像轮台一样。
  • 延伸学习
    如果对轮台这个成语感兴趣,可以进一步了解中国历史上的边疆城市或边境地区的情况,以及相关的历史事件和故事。这将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轮台这个成语。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们的学校就像一座轮台,保护着我们的安全。2. 初中生:这个国家的边境城市是战争的轮台,需要我们保卫。3. 高中生:这个社会充满了竞争,我们要像一座坚固的轮台一样,抵抗各种压力。4. 大学生:在追求梦想的道路上,我们要像一座轮台一样,坚守信念,不被困难击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