止戈为武
  • 拼 音:
  • 注 音:
  • 繁体字:
  • 详细解释
  • 词语解释
    zhǐ gē wéi wǔ ㄓㄧˇ ㄍㄜ ㄨㄟˊ ㄨˇ

    止戈为武(止戈爲武) 

    “武”字从“止”从“戈”。意谓能平息战乱,停止使用武器,才是真正的武功。《左传·宣公十二年》:“ 潘党 曰:‘……臣闻克敌必示子孙,以无忘武功。’ 楚子 曰:‘非尔所知也。夫文,止戈为武。’”《汉书·武五子传赞》:“是以 仓頡 作书,‘止’‘戈’为‘武’。圣人以武禁暴整乱,止息干戈,非以为残而兴纵之也。” 唐 吴兢 《贞观政要·征伐》:“今陛下抚养苍生,将士勇鋭,力有餘而不取之,所谓止戈为武者也。”《花月痕》第四七回:“止戈为武,穷寇勿追。”

  • 基本含义
    停止战争,以和平方式解决争端。
  • 详细解释
    止:停止;戈:指战争;为:以;武:战争。止戈为武意味着停止战争,以和平的手段解决问题。这个成语强调了和平解决争端的重要性,倡导用智慧和谈判代替战争。
  • 使用场景
    常用于描述解决国际、国内纷争的方式,也可用于个人之间的争执。可以用来表达倡导和平解决问题,避免使用暴力或武力的意愿。
  • 故事起源
    《礼记·大学》中有一句话:“治国其如示父母,父母且止戈为武。”此句话意味着治理国家就像教育子女一样,如果父母都能以和平的方式解决争端,那么国家也应当以和平的方式解决纷争。
  • 成语结构
    主谓宾结构,主语是“止戈”,谓语是“为武”。
  • 例句
    1. 在国际关系中,我们应该倡导止戈为武,以和平解决争端。2. 他们通过对话和谈判,成功地实现了止戈为武的目标。3. 在家庭中,父母应该以止戈为武的态度处理子女之间的矛盾。
  • 记忆技巧
    可以将“止戈为武”拆分为“止戈”和“为武”。“止戈”可以理解为停止战争,而“为武”可以理解为以武器为代价。通过理解这个拆分的意思,可以更容易记住这个成语的含义。
  •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了解中国古代的战争文化和和平思想,以及其他相关的成语和故事。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们应该学会和平相处,止戈为武,让世界变得更加和谐。2. 初中生:在国际关系中,止戈为武是实现和平的重要手段。3. 高中生:历史上的一些重要冲突都是因为没有能够止戈为武,导致了无尽的痛苦和损失。4. 大学生:在现代社会,我们应该倡导止戈为武,通过对话和合作解决争端,实现共赢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