遑遽
huáng jù
  • 拼 音:huáng jù
  • 注 音:ㄏㄨㄤˊ ㄐㄨˋ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惊惧不安。《列子·杨朱》:“ 孔子 明帝王之道,应时君之聘,伐树於 宋 ,削迹於 卫 ,穷於 商 周 ,围於 陈 蔡 ,受屈於 季氏 ,见辱於 阳虎 ,戚戚然以至於死,此天民之遑遽者也。” 南朝 宋 东阳无疑 《齐谐记·董昭之》:“ 吴 当阳县 有 董昭之 者,曾乘船过 钱塘江 ,江中央见有一蚁,著一短芦,一头迴,復向一头,甚遑遽。” 宋 陈亮 《酌古论·崔浩》:“ 唐太宗 伐 薛仁杲 ,既破 宗罗睺 於 浅水原 ,遂以二千骑进逼城下, 仁杲 遑遽出降。” 清 和邦额 《夜谭随录·香云》:“忽有人传报上宅,小娘子亲来问姆疾, 杜 与女郎颇遑遽。”

  • 基本含义
    形容行动迅速,毫不犹豫。
  • 详细解释
    遑遽是一个由两个词组成的成语,遑指没有时间,遽指急促。遑遽合在一起表示没有时间犹豫,行动迅速。这个成语用来形容一个人在紧急情况下毫不犹豫地采取行动。
  • 使用场景
    遑遽常用于描述紧急情况下的行动,特别是在处理突发事件或紧急任务时。它可以用来表达一个人迅速反应,果断行动的能力。
  • 故事起源
    遑遽最早出现在南朝宋梁时期的《南史·蔡廓传》中。故事中,蔡廓是一个非常勇敢果断的将军。有一次,他率军出征,遇到了敌军的伏击。蔡廓不顾危险,立即下令冲锋,最终击败了敌军。因此,人们用“遑遽”来形容他的勇敢和果断。
  • 成语结构
    遑遽是一个形容词短语,由两个单字组成。
  • 例句
    1. 在火灾发生时,消防员们遑遽地冲进了大楼。2. 面对突发情况,他遑遽地做出了正确的决策。
  •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联想来记忆遑遽这个成语。想象一个人在遇到紧急情况时,毫不犹豫地迅速行动,就像一个黄色的巨人一样,立即采取行动。
  • 延伸学习
    可以通过学习其他与迅速行动相关的成语来扩展对遑遽的理解,如“迅猛”、“雷厉风行”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发现了我们的小组作业没有按时完成,她遑遽地给我们布置了一个新的任务。2. 初中生:比赛即将开始,队员们遑遽地穿上比赛服装,准备迎接挑战。3. 高中生:考试时间即将结束,学生们遑遽地涌出教室,回家复习。4. 大学生:听到火灾警报,学生们遑遽地撤离教室,确保自己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