锡卓
xī zhuó
  • 拼 音:xī zhuó
  • 注 音:ㄒㄧ ㄓㄨㄛˊ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1).植立锡杖。传说古代高僧法力神奇,禅杖下端触地,有泉水涌出。 宋 唐庚 《卓锡泉记》谓 南朝 梁 景泰禅师 植立禅杖于 罗浮 宝积寺 而有 卓锡泉 , 宋 苏轼 《卓锡泉铭并叙》谓六祖 慧能 植立禅杖于 曹溪 而有 卓锡泉 ,《明一统志》谓 大鉴禅师 植立禅杖于 大庾岭 云封寺 东而有泉水涌出。 明 徐弘祖 《徐霞客游记·黔游日记二》:“余忆 甘泉 之名,旧志有之,而唧唧细流实溢於岭上,或僧疏引至此,不为无功;若神之如锡卓龙移,则不然也。”
    (2).谓佛教徒居停。 明 陈汝元 《金莲记·诟奸》:“怜奴锡卓京华,本拟偕完果諦,奈彼槎浮 楚 水,堪悲又隔风尘。”参见“ 卓锡 ”。

  • 基本含义
    锡卓是一个形容词性成语,表示给予、赐予的意思。
  • 详细解释
    锡卓的意思是赐予、给予。这个成语常用于形容高尚的品质和慷慨的举动,通常用来形容人们对他人的帮助、赞赏或赠予。
  • 使用场景
    锡卓一词常用于正式场合和文学作品中,用来赞美那些慷慨大方、乐于助人的人。它可以用来形容慷慨解囊的捐赠、给予他人帮助的行为,也可以用来形容赠予他人荣誉、奖励的举动。
  • 故事起源
    《左传·昭公十三年》中有一则故事,说的是春秋时期,晋国的公子重耳被他的兄弟投入了河中,幸得一个名叫锡卓的渔夫救起。后来,重耳成为晋国的君主,为了表达对锡卓的感激之情,他赐予锡卓一块田地,以示回报。从此以后,人们用“锡卓”来形容给予他人恩惠和帮助的行为。
  • 成语结构
    锡卓是一个由两个字组成的成语,其中“锡”是动词,意为赐予、给予;“卓”是形容词,意为高尚、出众。
  • 例句
    1. 他在我最困难的时候给予了我锡卓的帮助。2. 这个慈善机构向贫困家庭赠送锡卓的爱心礼物。3. 他的锡卓举动让大家都非常感动。
  • 记忆技巧
    可以将“锡卓”与“赐予”、“给予”联系起来,形成关联记忆。可以想象一个人站在高处,伸出手来给予别人东西的场景,帮助记忆该成语的含义。
  •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学习与“锡卓”相关的成语,如“锦上添花”、“锦绣前程”等,扩展词汇量和语言运用能力。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在考试结束后给了我锡卓的表扬。2. 初中生:他毕业时,班主任给予他锡卓的祝福和鼓励。3. 高中生:他的毅力和努力给予他锡卓的成就和机会。4. 大学生:这个奖学金对我来说是锡卓的机会,能够继续深造。5. 成年人:他的慷慨解囊给予了贫困家庭锡卓的帮助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