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契
qí qì
  • 拼 音:qí qì
  • 注 音:ㄑㄧˊ ㄑㄧˋ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1).同心默契。《晋书·桓温传》:“允应灵休,天人齐契!”《南齐书·氐传》:“宣播朝威,招诱 戎 种,万里齐契,响然归从。”
    (2).志趣相同的人。 晋 孙楚 《征西官属送于陟阳候作》诗:“齐契在今朝,守之与偕老。” 晋 王羲之 《兰亭》诗之一:“迺携齐契,散怀一丘。”
    (3).犹合契。谓相符合。 三国 魏 嵇康 《答<释难宅无吉凶摄生论>》:“足下得不为託心无神鬼,齐契於 董生 耶?”

  • 基本含义
    形容言谈、行动一致,没有差异。
  • 详细解释
    齐契是由“齐”和“契”两个字组成的成语。其中,“齐”表示一致、相同,“契”表示约定、合意。齐契指的是言谈、行动一致,没有差异,表达了人们在言行上保持一致的态度和观点。
  • 使用场景
    齐契多用于形容人们在共同目标或共同事情上保持一致,没有分歧的情况。可以用来形容团队合作、家庭和睦、朋友之间的默契等。
  • 故事起源
    齐契的故事起源于《荀子·齐威王上》。相传齐国的威王曾经命令臣子们在宫殿前种植桑树,一年后桑叶长得很茂盛,但桑果却不见长。齐国的大臣们都为此感到疑惑,但没有人敢质疑威王的决定。直到有一位名叫齐契的臣子,他认为桑果不长是因为桑树的根部受到了伤害,导致无法吸收养分。于是,齐契毅然地向威王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并请求威王重新考虑种植桑树的方式。威王听后十分赞赏齐契的勇气和智慧,决定采纳他的建议。果然,重新按照齐契的方法种植的桑树长得茁壮,并且结果也很丰富。后来,人们就用“齐契”来形容言行一致、没有差异的情况。
  • 成语结构
    主谓结构。
  • 例句
    1. 团队的成员们工作齐契,使得项目顺利完成。2. 他们夫妻俩一直保持着齐契的态度,没有任何矛盾。3. 朋友之间的默契使得他们能够相互理解,彼此齐契。
  • 记忆技巧
    可以将“齐契”与“一致”、“没有差异”等概念联系起来,形成关联记忆。可以通过构思相关的场景和故事来帮助记忆。
  • 延伸学习
    可以学习其他与“齐契”相似意义的成语,如“一致协力”、“同心协力”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们班同学一起参加运动会,大家齐契地加油助威。2. 初中生:在团队合作的项目中,我们要齐契地分工合作,才能取得好的成绩。3. 高中生:班级里的同学们都很团结,大家齐契地参加各种社团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