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约
mài yuē
  • 拼 音:mài yuē
  • 注 音:ㄇㄞˋ ㄩㄝ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即卖契。 樊增祥 《批王进官儿呈词》:“尔卖屋救贫,钱未到手,何得将卖约付给 王见兰 手内。”参见“ 卖契 ”。

  • 基本含义
    违背信约,背信弃义。
  • 详细解释
    卖约是指违背自己的诺言或者违背与他人的约定。这个成语形象地比喻像卖东西一样,将原本属于自己的诺言或者约定出卖给他人,失信于人。
  • 使用场景
    卖约常用于形容背弃信义、不守诺言的行为,可以用来批评那些不讲信用的人。
  • 故事起源
    相传,唐朝时期,有一个叫李敬的人,他是一个极其守信用的人。有一天,李敬与人订下了一个约定,但是对方却违背了约定。李敬非常生气,对对方说:“你简直就是卖了我的约定!”从此以后,人们就用“卖约”来形容违背信约的行为。
  • 成语结构
    动宾结构,由“卖”和“约”两个字组成。
  • 例句
    1. 他答应过我会来的,没想到他又卖约了。2. 她一向信誉很好,从不卖约。
  • 记忆技巧
    可以将“卖约”与卖东西的行为联系起来,形成一个鲜明的对比,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 延伸学习
    可以学习其他与信用、诺言相关的成语,例如“言而无信”、“信誓旦旦”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们之间的约定不能卖约,要互相信任。2. 初中生:他们之间的合作本来很好,但是他却卖约了,让大家都很失望。3. 高中生:在商业领域,信用是最重要的,不能卖约是做生意的基本道德。4. 大学生:社会需要更多的诚信,不能卖约是每个人应该遵守的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