郎署
láng shǔ
  • 拼 音:láng shǔ
  • 注 音:ㄌㄤˊ ㄕㄨˇ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1). 汉 唐 时宿卫侍从官的公署。 明 清 称京曹为郎署。《汉书·爰盎传》:“上幸 上林 ,皇后、 慎夫人 从。其在禁中,常同坐。及坐,郎署长布席, 盎 引却 慎夫人 坐。” 颜师古 注:“ 苏林 曰:‘郎署, 上林 中直卫之署也。’ 如淳 曰:‘ 盎 时为中郎将,天子幸署,豫设供帐待之。’” 唐 颜师古 《匡谬正俗》卷五:“郎者,当时宿卫之官,非谓趣衣小吏;署者,部署之所……郎署,并是郎官之曹局耳。” 唐 杨炯 《浑天赋》:“ 冯唐 入於郎署也,两君而未识; 扬雄 在於 天禄 也,三代而不迁。” 明 刘基 《感兴》诗:“漫説 汉 庭思 李牧 ,未闻郎署遣 冯唐 。” 清 方文 《闻从子蛟峰补济宁兵宪寄此》诗:“旅食京华方十暑,栖迟郎署亦三霜。”
    (2).代称皇帝的宿卫、侍从官。《后汉书·马融传》:“ 安帝 亲政,召还郎署,復在讲部。”《文选·李密<陈情表>》:“且臣少仕伪朝,歷职郎署。” 张铣 注:“郎署,尚书郎。”《南史·陆琼传》:“﹝ 琼 ﹞识具优敏,文史足用,进居郎署,岁月过淹。” 清 戴名世 《刘退庵先生稿序》:“先生以进士起家,歷官郎署,非其好也。”

  • 基本含义
    指官员的职位或官署。
  • 详细解释
    郎署是古代中国官员的职位或官署之一。郎指的是高级官员,署指的是官署、官府。成语郎署用来形容官员的职位或官署,也可以指官员的身份和地位。
  • 使用场景
    郎署这个成语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用,一般用于古代文学作品、历史书籍中,用来描写古代官员的身份和地位。在日常生活中,可以用来形容某人的职位或地位比较高、比较重要。
  • 故事起源
    郎署这个成语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官制。古代中国官制严格,官员的职位和地位有明确的等级和称谓。郎署是其中一种官职,表示官员的身份和地位比较高。郎署这个成语由于其古代性和特定的文化背景,现今用得较少。
  • 成语结构
    成语郎署由两个汉字组成,郎和署。郎是指高级官员,署是指官署、官府。这个成语的构造简单明了,寓意明确。
  • 例句
    1. 他在公司担任了郎署之职,地位显赫。2. 这位教授曾在大学担任过郎署,学术造诣非常高。
  •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以下方法来记忆成语郎署:1. 将郎和署两个字形象地联系起来,想象一个高级官员站在官署前,表示他的身份和地位。2. 使用这个成语时,可以联想到古代中国的官制和官员的等级,进一步加深记忆。
  • 延伸学习
    如果你对古代中国的官制和官员的职位有兴趣,可以进一步学习古代中国的历史和文化。了解古代官制的演变和官员的等级体系,可以更好地理解成语郎署的含义和用法。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是我们学校的郎署,每天都要负责管理学生的学习和生活。2. 初中生:他在班级里担任了班长的郎署,负责组织班级的各项活动。3. 高中生:考上大学是我的目标,我希望将来能成为一个有郎署的人物,为社会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