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书祭酒
jiǎng shū jì jiǔ
  • 拼 音:jiǎng shū jì jiǔ
  • 注 音:ㄐㄧㄤˇ ㄕㄨ ㄐㄧˋ ㄐㄧㄨˇ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王莽 时所置主讲《尚书》的学官。《后汉书·苏竟传》:“ 平帝 世, 竟 以明《易》为博士讲《书》祭酒。” 李贤 注:“ 王莽 置六经祭酒,秩上卿,每经各一人, 竟 为讲《尚书》祭酒。”

  • 基本含义
    形容人只懂书本知识,缺乏实际经验和能力。
  • 详细解释
    讲书祭酒是由“讲书”和“祭酒”两个词组成的成语。其中,“讲书”指的是只懂得书本知识,而不具备实际经验和能力;“祭酒”则是指古代宴会上的主持人,需要具备丰富的社交技巧和人际关系能力。因此,讲书祭酒形容一个人只有书本知识,但缺乏实际能力和经验。
  • 使用场景
    这个成语通常用于批评那些只知道理论知识,但缺乏实际能力和经验的人。可以用来形容一些学识渊博,但实际操作能力不足的人,或者只有理论知识,却无法应用到实际生活或工作中的人。
  • 故事起源
    讲书祭酒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明代文学家冯梦龙的小说《喻世明言》中。故事讲述了一个名叫张居正的人,他在科举考试中取得了很高的分数,被任命为祭酒。然而,尽管他有很多书本知识,但在实际工作中却无法胜任,最终被撤职。这个故事成为了后来形容只有理论知识,却缺乏实际能力和经验的人的成语。
  • 成语结构
    主语+动词+宾语
  • 例句
    1. 他虽然读了很多书,但只是个讲书祭酒,没有实际经验。2. 这个公司的经理只是个讲书祭酒,对实际操作一窍不通。
  •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将讲书祭酒形象化,想象一个人手里拿着一本厚厚的书,却无法应用书中的知识到实际生活中。这样的形象会更容易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 延伸学习
    要避免成为一个讲书祭酒,除了学习书本知识,还需要注重实践和经验的积累。通过实际操作和实践活动,可以提升自己的实际能力和经验,更好地应对各种情况。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只是个讲书祭酒,对篮球规则一窍不通。2. 初中生:虽然他成绩很好,但在班级管理方面却是个讲书祭酒。3. 高中生:他虽然考上了大学,但在社交场合表现得像个讲书祭酒。4. 大学生:他在理论知识上很有造诣,但在实际操作中常常表现得像个讲书祭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