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责
shù zé
  • 拼 音:shù zé
  • 注 音:ㄕㄨˋ ㄗㄜˊ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斥责;责备。《汉书·楚元王刘交传》:“ 德 数责以公主起居无状。”《三国志·魏志·夏侯惇传》:“ 浩 数责,皆斩之。” 宋 马永卿 《嬾真子》卷一:“讲后一日,即抽籤令讲,讲不通,则公微数责之。”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嫦娥》:“﹝ 嫦娥 ﹞遂召诸婢,数责徧扑。”

  • 基本含义
    指对某人或某事进行计算和追究责任。
  • 详细解释
    数责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其中“数”意为计算,追究;“责”意为责任。数责这个成语表示对某人或某事进行计算和追究责任的意思。
  • 使用场景
    数责常用于强调对某人或某事的追究和责备。可以用于描述在工作、学习、生活等方面对某人的责任进行严肃的追究和要求。
  • 故事起源
    《左传·宣公十三年》中有一则故事,讲述了鲁国大夫子贡在宣公十三年被贬为庶人后,仍然坚持履行自己的职责,不辞辛劳地为国家出谋划策。他的忠诚和奉献精神得到了宣公的赞许,宣公说:“子贡,吾之数责也。”从此,数责成为形容对某人的责任进行追究的成语。
  • 成语结构
    数责是一个动宾结构的成语,由动词“数”和名词“责”组成。
  • 例句
    1. 领导对工作的失误进行数责,要求找出问题的原因并加以改进。2. 在家庭教育中,父母应该对孩子的行为进行数责,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 记忆技巧
    可以将“数责”这个成语与“算账”联系起来,因为“数”可以理解为计算,而“责”可以理解为追究责任。这样,通过将两个汉字进行联想,可以更容易记忆和理解这个成语的含义。
  •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责任相关的成语,如“推诿责任”、“担当责任”等,以丰富自己的词汇量和语言表达能力。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数责了自己没有完成作业,从今天开始要更加努力学习。2. 初中生:老师数责了我们没有准时交作业,我们感到很愧疚。3. 高中生:学校对考试作弊的学生进行了数责,并采取了相应的惩罚措施。4. 大学生:在团队项目中,我们要对自己的工作负责,不能让其他成员数责我们的不负责任。5. 成年人:公司对失职的员工进行了数责,给予了相应的处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