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纳
qǐ nà
  • 拼 音:qǐ nà
  • 注 音:ㄑㄧˇ ㄣㄚˋ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交纳。《元典章·户部六·钞》:“各路平准行用库元关钞、本买到金银、倒下昏钞并工墨息钱,不见起纳,诚恐埋没。”

  • 基本含义
    指对别人的意见或建议虚心接纳,不自以为是,能够谦虚地接受教训。
  • 详细解释
    起,起初;纳,接受。起纳意为起初接受或虚心接纳。这个成语强调了一个人在学习和成长过程中应该保持谦虚和虚心的态度,不断接受他人的意见和建议,以便不断进步。
  • 使用场景
    起纳一词常用于教育和培养学生的谦虚态度。它可以用于描述一个人在学习或工作中能够虚心接受他人的批评和指导,不自以为是,从而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和水平。
  • 故事起源
    起纳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左传·哀公二十七年》中,原文是“夫子曰:‘起纳之言,敬之如吾师’”。这句话出自孔子的言论,强调了对他人的意见和建议要虚心接纳,并且要像对待自己的老师一样尊重。
  • 成语结构
    起纳是一个动宾短语,起为动词,纳为宾语。
  • 例句
    1. 他很懂得起纳他人的意见,从不以自己为中心。2. 在工作中,我们应该学会起纳别人的建议,共同进步。
  • 记忆技巧
    可以将起纳记忆为“起初接受”,通过这个意象来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学习与起纳相关的成语和词语,如“虚心若愚”、“博学多才”等,以扩展对谦虚和学习的理解。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要向老师学习,虚心起纳老师的指导。2. 初中生:在学习中,我们要相互帮助,互相起纳对方的意见。3. 高中生:作为学生,我们应该时刻保持谦虚的心态,虚心起纳老师和同学的建议。4. 大学生:大学是一个学习的阶段,我们要虚心起纳各种观点,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