绳尺
shéng chǐ
  • 拼 音:shéng chǐ
  • 注 音:ㄕㄥˊ ㄔㄧˇ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1).工匠用以较曲直、量长短的工具。 宋 叶适 《祭韩子师尚书文》:“威望之所销压,气焰之所炙炘,绳尺之所裁量,机智之所纠纷。” 清 唐甄 《潜书·良功》:“天下之材不齐,其成器也万变万巧而不一,岂有斧刀之所不能施者哉?岂有绳尺之所不可合者哉?” 金近 《测量队到村里来》:“测量队到我们村里来了,把那根长长的绳尺拉开。”
    (2).比喻法度、规矩。 宋 陆游 《东阳陈君义庄记》:“今虽自力,而不合於有司之绳尺。” 清 魏源 《黄山》诗之三:“变幻各纵奇,不復就绳尺。”
    (3).衡量。 清 周亮工 《何省斋太史诗序》:“作为诗古文词,纵笔所如,龙驤霞蔚,不可以诸家相绳尺,而能卓然自为一家。”
    (4).引申为以之为标准。 清 二石生 《十洲春语》卷下:“席上歌《借扇》、《见娘》二折,出腔收韵,绳尺 魏 家。”

  • 近义词

    准绳

  • 基本含义
    指度量事物、衡量人物的标准或尺度。
  • 详细解释
    绳尺成语源自于古代使用的度量工具,用来衡量物体的长短。在引申意义上,绳尺用来比喻衡量事物或人物的标准或尺度。
  • 使用场景
    常用于形容评价、衡量或比较人或事物的标准或尺度。可以用来描述一个人的品德、能力、成就等方面的衡量标准。
  • 故事起源
    绳尺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史记·刘敬列传》中。刘敬是汉朝时期的一位官员,他在任职期间,非常严格要求自己和下属,对待公务从不敷衍塞责,严格按照法律法规来办事。因此,他被人们称为“绳尺刘敬”,意思是他用绳尺来衡量自己和他人的行为。
  • 成语结构
    主体部分是“绳尺”,用来衡量或评价事物或人物。
  • 例句
    1. 这个公司的管理水平真的很高,他们对员工的要求非常严格,一丝不苟,就像是用绳尺衡量一样。2. 这个学校的教育质量一直很好,他们的标准就像是用绳尺衡量的一样,非常严格。
  • 记忆技巧
    将“绳尺”这个词与衡量事物或人物的概念联系在一起,想象绳尺在衡量的过程中的准确性和严谨性,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了解其他与衡量、评价相关的成语,如“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说,我们要用绳尺来量一下这个教室的宽度。2. 初中生:老师要求我们用绳尺测量一下这个物体的长度。3. 高中生:写作文的时候,我们要用绳尺来衡量自己的观点是否准确。4. 大学生:这个项目的成功与否,需要用绳尺来衡量我们的执行力和效果。5. 成年人:这家公司对员工的要求非常严格,他们用绳尺来衡量每个人的绩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