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犀
shēng xī
  • 拼 音:shēng xī
  • 注 音:ㄕㄥ ㄒㄧ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1).活犀牛。《汉书·王莽传上》:“ 越裳氏 重译献白雉, 黄支 自三万里贡生犀。”《后汉书·章帝纪》:“ 元和 元年春正月, 中山王 焉 来朝。 日南 徼外蛮夷献生犀、白雉。” 李贤 注引 刘欣期 《交州记》:“犀,其毛如豕,蹏有三甲,头如马,有三角,鼻上角短,额上、头上角长。”《旧唐书·南蛮传·诃陵国》:“十三年,遣使进僧祗女二人、鸚鵡、玳瑁及生犀等。”
    (2).以喻容貌丑陋者。《南史·恩倖传·陆验》:“ 验 容貌特丑,先是外国献生犀,其形甚陋,故閭里咸谓 验 为生犀。”
    (3).借指劲兵。 唐 陆龟蒙 《南征》诗:“遥知贼胆纵横破,绕帐生犀一万株。”参见“ 犀甲 ”。
    (4).指活杀犀牛而取得的犀角。 宋 张世南 《游宦纪闻》卷二:“犀有捕得杀而取者为生犀,有得其蜕角为退犀,亦犹用鹿角法耳。”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兽二·犀》﹝修治﹞引 寇宗奭 曰:“鹿取茸,犀取尖,其精鋭之力尽在是也。以西番生犀磨服为佳。”

  • 基本含义
    指珍稀的动物犀牛刚出生时的状态,也用来比喻珍贵而稀少的事物或人才。
  • 详细解释
    生犀是由“生”和“犀”两个字组成的成语。其中,“生”表示刚出生的状态,“犀”则指犀牛。犀牛在古代被视为珍贵的动物,因此“生犀”也被用来比喻珍贵而稀少的事物或人才。
  • 使用场景
    生犀这个成语常常用来形容那些在某个领域或行业中非常稀有且难以替代的人才或资源。它也可以用来形容某些罕见的珍贵事物,比如一件稀有的艺术品或一个难得的机会。
  • 故事起源
    生犀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南史·江淹传》中。江淹是南朝宋时期的文学家,他在一篇文章中写道:“才子生犀,不可得见。”这句话意思是说,像才子这样珍贵而稀有的人才是很难见到的。后来,这个成语就逐渐被人们广泛使用起来。
  • 成语结构
    生犀是一个形容词短语,由两个汉字组成。
  • 例句
    1. 这位年轻画家的才华堪比生犀,非常难得一见。2. 这幅画是一位著名艺术家的作品,非常珍贵,可以说是生犀之作。
  •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联想犀牛刚出生时的稀有和珍贵来记忆这个成语,或者将“生犀”与“稀有”这两个词进行联想,以帮助记忆。
  •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类似的成语,比如“凤毛麟角”、“千载难逢”等,以扩展对于珍贵和稀有事物的理解。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这只狼是动物园里的生犀,非常稀有。2. 初中生:这个学校的篮球队有一位生犀球员,他的技术非常出色。3. 高中生:这本书是一本生犀之作,非常值得一读。4. 大学生及以上:这个公司的CEO是一个生犀,他的管理才能非常出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