肆眚
sì shěng
  • 拼 音:sì shěng
  • 注 音:ㄙㄧˋ ㄕㄥˇ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宽赦罪人。《春秋·庄公二十二年》:“春王正月,肆大眚。” 杜预 注:“赦有罪也。”《后汉书·王符传》:“论者多曰:‘久不赦则姦轨炽,而吏不制,宜数肆眚以解散之。’此未昭政乱之本源,不察祸福之所生也。” 唐 白居易 《为宰相贺赦表》:“肆眚措刑,涤瑕荡秽,凡有圆首,纳於欢心。” 宋 苏辙 《明堂贺表》:“明堂礼毕大赦天下者,饗帝尊亲,古今之大典;推恩肆眚,天地之至仁。”

  • 基本含义
    形容灾害或战争等带来的残酷和凶险。
  • 详细解释
    肆眚是一个由两个字组成的成语,其中“肆”意为放任、肆意,而“眚”则表示灾害或祸患。因此,肆眚的基本含义是指灾害或战争等给人们带来的残酷和凶险。这个成语常常用来形容灾难性事件或战争的破坏和伤害。
  • 使用场景
    肆眚这个成语通常用于描述一些灾难性的事件,例如自然灾害、战争、暴乱等。它可以用来强调这些事件对人们生活和社会秩序的破坏和危害。
  • 故事起源
    肆眚这个成语最早出自《战国策·韩策一》:“韩子曰:‘太子助之,必肆眚于韩。’”这句话出自战国时期韩国的一位谋士之口,他预言如果太子助纣为虐,必将给韩国带来灾祸和危险。后来,这句话逐渐演变成了成语“肆眚”,用来形容灾害和战争的危害。
  • 成语结构
    肆眚是一个动宾短语,由动词“肆”和名词“眚”组成。
  • 例句
    1. 这场战争使整个城市陷入了肆眚之中。2. 自然灾害肆眚,许多人失去了家园。3. 在战争的肆眚下,人们生活在恐惧和不安中。
  • 记忆技巧
    可以将“肆眚”拆分成“肆”和“眚”进行记忆。其中,“肆”可以理解为放任、肆意,而“眚”可以理解为灾害或祸患。通过将这两个字的含义结合起来,可以更容易记住“肆眚”的意思。
  • 延伸学习
    可以学习其他与灾害和战争相关的成语,例如“水火无情”、“兵荒马乱”等,以加深对这些话题的理解。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战争肆眚,孩子们无法上学。2. 初中生:自然灾害肆眚,许多人流离失所。3. 高中生:在历史的肆眚中,人们学会了珍惜和平。4. 大学生:战争的肆眚给这个国家带来了巨大的痛苦和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