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服
pú fú
  • 拼 音:pú fú
  • 注 音:ㄆㄨˊ ㄈㄨˊ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 蒲服 púfú
    [sit on the ground] 以跪姿坐于地上
    古代席地而坐,两膝着席,跟跪着差不多,所以《战国策》里说伍子胥“坐行蒲服,乞食于 吴市”。—— 吕淑湘《语言的演变》

  • 详细解释

    犹蒲伏。伏地膝行。《战国策·秦策三》:“﹝ 伍子胥 ﹞坐行蒲服,乞食於 吴 市。” 鲍彪 注:“蒲服、匍匐同。”《史记·苏秦列传》:“嫂委虵蒲服,以面掩地。”

  • 基本含义
    指人们在寒冷的冬天穿上蒲皮衣服来保暖。比喻准备充分,有备无患。
  • 详细解释
    蒲服一词出自《左传·宣公二年》:“冬,蒲服而出。”蒲服原指用蒲草制成的衣物,因其保暖效果好,所以成为古代人们在寒冷的冬天穿的衣服。这个成语后来引申为准备充分,有备无患的意思。比喻事先做好充足的准备,以应对突发情况或困难。
  • 使用场景
    蒲服这个成语可以用于描述个人或团队在面临挑战或困难时的应对态度和准备情况。比如,在考试前充分复习准备,可以说是蒲服;在进行重要项目之前,提前做好各种准备工作,也可以说是蒲服。
  • 故事起源
    《左传·宣公二年》中的记载是成语蒲服的最早出处。故事讲述了一个寒冷的冬天,宣公出门前穿上了蒲服来保暖。这个故事中的蒲服是为了应对寒冷天气而做的准备,后来引申为准备充分的意思。
  • 成语结构
    主体词语为“蒲服”,没有固定的搭配成语。
  • 例句
    1. 考试前,他蒲服了很长时间,所以成绩很好。2. 在比赛开始前,运动员们都蒲服了很长时间,以确保最佳状态。
  •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联想“蒲服”这个成语的含义,将其与寒冷的冬天和保暖的衣物联系在一起。可以想象自己在寒冷的冬天穿上蒲皮衣服来保暖的情景,以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了解中国古代的服饰文化,了解蒲服在古代的使用情况以及材料制作等细节。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冬天到了,我要蒲服,不怕冷。2. 初中生:考试前,我要蒲服,充分准备。3. 高中生:参加比赛前,运动员们都蒲服了很长时间,以确保最佳状态。4. 大学生:面试前,我要蒲服,准备充分,以应对各种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