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匡
jìng kuāng
  • 拼 音:jìng kuāng
  • 注 音:ㄐㄧㄥˋ ㄎㄨㄤ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使安定和扶持。《三国志·蜀志·先主传》:“ 先主 上言 汉 帝曰:‘臣……不得扫除寇难,靖匡王室,久使陛下圣教陵迟。’”

  • 基本含义
    靖,安定;匡,正直。通过安定整顿和正直扶持,使国家得到治理。
  • 详细解释
    靖匡是一个表示治理国家的成语,意指通过安定整顿和正直扶持,使国家得到治理。这个成语强调了国家治理的两个重要方面:一方面是通过安定整顿,消除内乱和动荡,使国家有稳定的社会秩序;另一方面是通过正直扶持,推动廉洁政治和公正法律,使国家有公平正义的环境。
  • 使用场景
    靖匡这个成语常用于描述国家治理和政治环境的改善。可以用于讨论政府的施政措施、法治建设、社会稳定等方面的话题。
  • 故事起源
    靖匡这个成语的故事起源于中国古代的历史文献《史记》中的一则故事。故事讲述了战国时期的齐国,国内政治腐败,社会动荡不安。当时的国君齐威王决定派遣大臣田忌前往赵国,与赵王会晤并商讨两国的关系。田忌在赵国表现出了正直和才干,赵王对他十分器重,最终达成了两国的和平协议。田忌返回齐国后,他推动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包括整顿军队、清除官员的贪污行为等,使齐国恢复了稳定和繁荣。因此,靖匡成为了形容治理国家的成语。
  • 成语结构
    靖匡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其中“靖”是动词,意为安定;“匡”是动词,意为正直。两个字相互呼应,形成了整个成语的含义。
  • 例句
    1. 政府通过靖匡措施,成功地稳定了社会秩序。2. 只有推行靖匡政策,才能让国家实现繁荣和进步。
  •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的方式来记忆成语靖匡。可以想象一个国家的旗帜上有一个安定的标志,代表“靖”,而旗帜下方有一个正直的箭头,代表“匡”。这样的联想可以帮助记忆成语的含义。
  • 延伸学习
    如果对于成语靖匡感兴趣,可以进一步学习中国古代历史,了解更多关于国家治理和政治环境的知识。还可以学习其他与政治和治理相关的成语,扩大自己的词汇量和语言运用能力。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告诉我们,只有通过靖匡,国家才能变得更好。2. 初中生:我们应该学习田忌的正直和才干,为靖匡国家贡献自己的力量。3. 高中生:政府需要采取靖匡的措施,解决社会问题,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