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辞
shè cí
  • 拼 音:shè cí
  • 注 音:ㄕㄜˋ ㄘㄧˊ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1).陈词;措辞。《荀子·赋》:“弟子不敏,此之愿陈,君子设辞,请测意之。” 唐 范摅 《云溪友议·名义士》:“及见其妻,素衣,再拜呜咽,情不可任,徘徊设辞,有同亲懿。” 宋 王安石 《祭周几道文》:“序铭于石,以报德音,设辞虽褊,义不愧心。” 梁启超 《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第四章:“ 屈原 ,文豪也。然其感情之渊微,设辞之瑰伟,亦我国思想界中一异彩也。”
    (2).犹托词。 清 恽敬 《西楚都彭城论》:“‘富贵不归故乡,如衣锦夜行,人谁见之’,此 项王 之设辞也,非 项王 之计也。”《红楼梦》第二八回:“ 冯紫英 笑道:‘你们令姑表弟兄倒都心实,前日不过是我的设辞,诚心请你们喝一杯酒,恐怕推托,才説下这话。’”

  • 近义词

    捏词、借口、砌词

  • 基本含义
    设定标准或规则来约束言行。
  • 详细解释
    设辞是指为了规范人们的言行而制定的规则或标准。它强调通过制定明确的规定来约束人们,使其言行符合规范,不偏离正道。
  • 使用场景
    设辞常用于讨论管理、教育、法律等方面的话题中,用来指导人们的行为。
  • 故事起源
    关于设辞的起源,目前没有明确的故事或传说。这个成语可能是在古代的官场或学术界中形成的,用来强调规范行为的重要性。
  • 成语结构
    设辞由两个字组成,都是常用的汉字,没有特殊的结构。
  • 例句
    1. 在公司里,我们必须遵守设辞,不得违反公司规定。2. 作为一名教师,我们要设辞自己的行为,以身作则。
  •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将设辞与“设定规则”联系起来记忆。设辞就是为了规范人们的言行而制定的规则。
  • 延伸学习
    了解更多关于规范行为和道德准则的内容,可以进一步了解中国的礼仪文化和道德教育。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小学生:老师设辞我们要按时完成作业。初中生:学校设辞禁止迟到早退。高中生:考试时,学校设辞要求不能作弊。大学生:作为大学生,我们要设辞自己的学习和生活。成年人:在职场上,我们要设辞自己的言行举止,做到专业和有礼貌。